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

  • 数学
  • 2023-10-16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四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四能”: 发现问题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从"双基"到"四基"、那么,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四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

“四能”: 发现粗袜粗问题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从"双基"到"四基"、从"两能"到"四能",在原有"双基"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在原有"两能"基础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扩展资料:

设计思路

1、学段划分

为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

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

2、课程目标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3、课程内容

在各个学段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2011课程标准与2022课程标准对比

《数学课程做好巧标准2011》中提出的纯键10个核心概念有哪些袜瞎?

答:这10个核心概念是:

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人教版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学段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第一学段(1~3年级)

一、数与代数

二、图形与几何

三、统计与概率

四、综合与实践

第二学段(4~6年级)

一、数与代数

二、图形与几何

三、统计与概率

四、综合与实践

第三学段(7~9年级)

一、数与代数

二、图形与几何

三、统计与概率穗锋

四、综合与实践

第四部分差橡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猜庆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

附录1 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附录2 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中的实例

2011版小学数学课标

2011版数学新课标“四基”和“四能”

“四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四能”: 发现问题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枣圆程目标从"双基"到"四基"、从"两能"到"四能",在原有运此"双基"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在原有"旁岩迅两能"基础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小学课程标准2011版数学

第一学段(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3.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4.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以上就是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的全部内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如下: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