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数学七年级上册计算题

  • 数学
  • 2023-05-30
目录
  • 七年级数学上册求角
  • 七年上册数学人教版电子书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
  • 人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数学
  • 数学七年级上册计算题

  • 七年级数学上册求角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习题解答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袭中手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数学活动

    小培轮结

    复习题2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以移项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3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4.2 直线、射线、线段

    4.3 角

    4.4 课题学习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数学活动

    小结拍嫌

    复习题4

    七年上册数学人教版电子书

    习中的困难莫过于一节一节的台阶,虽然台阶很陡,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踏,攀登一层一层的台阶,才能实现学习的理想。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人教版七年级棚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正负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如:π)

    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数轴

    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4.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四)有理数的加减法

    1.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2.加法运算法则:同号相加,到顷简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减,仍得这个数。

    3.加法交换律:a+b=b+a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加法结合律:(a+b)+c=a+(b+c)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5.a?b=a+(?b)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五)有理数乘法(先定积的符号,再定积的大小)

    1.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乘法交换律:ab=ba

    4.乘法结合律:(ab)c=a(bc)

    5.乘法分配律:a(b+c)=ab+ac

    (六)有理数除法

    1.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定符号,最后求结果。

    2.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七)乘方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写作an。(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指数)2.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3.同底数幂相乘,底不变,指数相加。

    4.同底数幂相除,底不变,指数相减。

    (八)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法则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九)科学记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

    第二章整式雀和裤(一)整式

    1.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统称叫整式。

    2.单项式: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式子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3.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4。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5.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6.项:组成多项式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7.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8.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9.同类项:多项式中,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10.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学习技巧

    一、要不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渴望

    有许多同学在小学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每当你认识了一个数学规律,解决了一个较难的应用问题,成功的喜悦是无法用别的东西来替代的,它激励你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越学越爱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要不断地培养的,况且同学们刚刚迈进“数学王国”的大花园里,许多奥妙无穷的数学问题还等着你们去学习、观赏、研究。

    二、要养成认真读书,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过去有些同学认为:学习数学主要是靠上课听老师讲明白,而把我们手中的数学课本仅仅当成做作业的“习题集”。这就有两个认识问题必须要解决。

    一是同学们要认识到,我们的教科书记载了由数学工作者整理的、大家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等。因此,要想真正获得知识,认真读书、培养自学能力是一条根本途径。我们希望同学们在中学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从过去不读书、不会读书转变为爱读书、学会读书,进而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二是同学们还要认识到,许多数学问题不是单靠老师讲明白的,主要是靠同学们自己想明白的。孔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极力精辟地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即要学而恩、又要思而学。大家学习数学的过程主要是自己不断深入思考的过程。我们希望大家今后在上数学课时。无论老师讲新课,还是复习、讲评作业练习,都要使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边听边积极思考问题,捕捉有用的信息,随时抓住萌发出的灵感。对于没弄明白的问题,一定要及时、主动去解决它,直到弄懂为止。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方法

    复习目标(包括重点难点)

    针对全班的学习程度,初步把复习目标定为尽力提高全班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优良率和平均分,提高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难点:

    第五章重点:复习两条直线的相交和平行的位置关系,以及相交平行的综合应用。难点:垂直、平行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第六章重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糸中,由已知点的坐标确定这一点的位置,由已知点的位置确定这一点的坐标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应用。难点:建立坐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和由坐标变化探求图形之间的变化。

    第七章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重点是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会画平面直角坐标系,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坐标找出点,由点找出坐标;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体会。难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实际应用。

    第八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及相关概念,消元思想和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难点:以方程组为分析问题、解决含有多个未知数的问题。

    第九章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应用。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和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十章重点: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

    难点:样本的抽取,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画法。

    复习策略(措施)

    预设1.“先分后总”的复习策略,先按章复习,后汇总复习;

    2.“边学边练”的策略,在复习知识的同时,紧紧抓住练这个环节;

    3.“环节检测”的策略,每复习一个环节,就检测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仿真模拟”的复习策略,在总复习中,进行几次仿真测试,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4.及时“总结归纳”的策略,对于一个知识环节或相联系的知识点,要及时进行归纳与总结,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人教版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

    知识是嘈杂的,智慧是宁静的。知识总是在卖弄,智慧却深藏不露;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1

    整式的加减

    一、代数式

    1、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2、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里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二、整式

    1、单项式:

    (1)由数和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3、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

    (1)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叫做降幂排列。

    (2)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叫做升幂排列。

    三、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前是“十”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是“一”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一”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2、旦歼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

    (1)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合并同类项步骤:

    a.准确的找出同类项。

    b.逆用分配律,把同类项的系数加在一起(用小括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c.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4)在掌握合并同类项时注意:

    a.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0.

    b.不要漏掉不能合并的项。

    c.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说明:合并同类项的关键是正确判断同蚂迟辩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

    (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2

    图形的初步认识

    一、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1、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此外棱柱、棱锥也是常见的立体图形。

    2、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平面图形。

    3、许多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适当地剪开,就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

    二、点和线

    1、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点C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类似的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4、把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射线。

    三、角

    1、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2、绕着端点旋转到角的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3、绕着端点旋转到终边和始边再次重合,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4、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

    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记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四、角的比较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类似的,还有叫的三等分线。

    五、余角和补角

    1、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2、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3、等角的补角相等。

    4、等角的余角相等。

    六、相交线

    1、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2、注意:

    ⑴垂线是一条直线。

    ⑵具有垂直关系闷缺的两条直线所成的4个角都是90。

    ⑶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

    ⑷垂直的记法:a⊥b,AB⊥CD。

    3、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

    4、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6、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7、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有一条公共的边,另外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两条直线相交有4对邻补角。

    8、有公共的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有2对对顶角。对顶角相等。

    七、平行线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 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平行线的性质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3

    式的定义

    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5.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2整式的加减

    1.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3.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4.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实际上是在去括号的基础上,把多项式的同类项合并。

    5.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

    注意:多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一般应该进行升幂(或降幂)排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4

    有理数

    1.1、有理数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⑵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⑶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⑴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⑵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

    4.绝对值:

    ⑴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⑵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⑶|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b|,

    5.有理数比大小:

    ⑴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⑵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⑷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⑸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⑹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1.2、有理数运算法则及规律

    1.有理数的运算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3.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4.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5.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6.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

    7.有理数乘方的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1.3、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3.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4.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5.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注意:怎样算简单,怎样算准确,是数学计算的最重要的原则。

    6.特殊值法:是用符合题目要求的数代入,并验证题设成立而进行猜想的一种方法,但不能用于证明。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5

    一元一次方程

    3.1、解一元一次方程

    1.等式与等量:用“=”号连接而成的式子叫等式。注意:“等量就能代入”!

    2.等式的性质: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3.方程:含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4.方程的解: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注意:“方程的解就能代入”!

    5.移项:改变符号后,把方程的项从一边移到另一边叫移项.移项的依据是等式性质1。

    6.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7.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8.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ax=b(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9.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整理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检验方程的解)。

    3.2、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1.读题分析法——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2.画图分析法——多用于“行程问题”

    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相关文章:

    ★初一人教版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2019秋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全解读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学习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人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数学

    初一上册数学大家熟悉过课本了吗?都有些什么内容要学呢?下面我为大家推荐一些初一上册数学课本目录人教版,希望大家有用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阅读与思考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耐拿1.3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思考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整式

    阅读与思考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

    2.2整式的加减

    信息技术应用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从算式到方程

    阅读与思考“方程”史话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实验与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3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4.1多姿多彩的图形

    阅读与思考几何学的起源

    4.2直线、射线、线段

    阅读与思考长度的测量

    4.3角

    4.4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4

    部分中英文词汇索引

    初一数学 学习 方法指导

    一、多看

    主要是指认真阅读数学课本。许多同学没有养成这个习惯,把课本当成练习册;也有一部分同学不知怎么阅读,这是大家学不好数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地,阅读可以分以下三个层次:

    1.课前预习阅读。预习课文时,要准备一张纸、一支笔,将课本中的关键词语、产生的疑问和需要思考的问题随手记下,对定义、公理、公式、法则等,可以在纸上进行简单的复述。重点知识可在课本上批、划、圈、点。这样做,不但有助于理解课文,还能帮助我们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讲,有重点地听讲。

    2.课堂阅读。预习时,我们只对所要学的教材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不一定都已深透理解和消化吸收,因此有必要对预习时所做的标记和批注,结合老师的讲授,进一步阅读课文,从而掌握重点、关键,解决老信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3.课后复习阅读。课后复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既可解决在预习和课堂中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又能使知识化,加深和巩固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一节课后,必须先阅读课本,然后再做作业;一个单元后,应全面阅读课本,对本单元的内容前后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概括,写出知识小结,进行查缺补漏。

    二、多想

    主要是指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思考的方法。独立思考是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

    听课方面:

    在听课方面要处理好“看”、“听”、“思”、“记”的关系。

    “看”就是上课要注意观察,观察教师的板书的过程、内容、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

    “听”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在听的过程中明确:(1)听每节课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要求;(2)听新知识的引入及知识的形成过程;(3)理解教师对新课的重点、难点的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问);(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

    “思”是指思考问题。没有思考,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侍亩轮。古人说的好“学而不思则罔.”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对于老师的讲解,学生不仅仅只是会做,而且要经常思考;在思考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明确:(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要善于大胆提出问题,如:本节课教师为什么要这样讲?这道题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如:23*27=62138*32=1216 46*44=202473*77=5821上述这些数的计算有什么规律?应如何计算?怎样表征规律?又如何验证呢?(4)树立辩证意识,学会反思。如:73*33=2409又有怎样的规律?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思”是“听”的深层次掌握,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考才会学习。

    “记”是指记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作笔记时应:(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结合教材来记,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问、记易错点 、记解题思路和方法、记老师所补充的内容;(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记笔记有助于将知识简化、深化、化.同学们在学习时,要边听(课)边想,边看(书)边想,边做(题)边想,通过自己积极思考,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归纳总结数学规律,灵活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才能把老师讲的、课本上写的变成自己的知识。

    三、多做

    做到边做边思考边总结,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做作业的益处很多,但盲目地、稀里糊涂地做作业,走捷径、抄作业,这些好处便荡然无存。那么,怎样做作业才更科学呢?

    (1)先复习后做作业

    许多同学做作业时,通常是拿起题就做,一旦遇到困难了,才又回过头来翻书、查笔记,这是一·种不良的习惯。做作业的第一步应是先复习有关的知识。复习时可以采取“过电影”的方式,在头脑中搜索一下课堂上老师所讲解的知识,努力将所学知识回忆起来。若实在回忆不起来,再翻开课本或笔记阅读对照,通过这种方式将所学知识温习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后再去做作业。

    (2)仔细审题

    审题即分析理解题意,查明题中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要求了解问题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并保持清晰的课题印象。许多同学在做作业时常常忽视审题,对审题采取漫不经心的态度。在题意尚未理解,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尚未分析清楚之前就试图解题,胡乱猜想、盲目尝试。有的同学虽然能够审题,但不够仔细,对课题观察分析得不全面、不深入,而遗漏了隐蔽的却是重要的条件。还有的同学审题时所保持的课题印象不够清晰,结果在解题过程中变得更加模糊,甚至遗忘了,以至于不知如何继续下去。因此,我们必须学会仔细审题。审题时,首先要通读全题,把整个题目的含义连贯起来。如果读一遍未形成清晰的印象,可以再多读几遍。其次要注意题目中的特定语言,挖掘蕴含条件。例如,题目中说“增加了”与“增加到”是完全不同的意思,要仔细辨别,以免因理解错误而做错题。

    (3)独立做题

    在审题的基础上,要自己动手动脑去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时,不要急于问老师,问同学,要自己多想想,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攻克难关。绝不要自欺欺人,抄别人的作业。如果经长时间细致、努力的思考仍不能解决问题,应请教老师或同学,在得到指点后,应认真思考症结所在,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4)检验修改

    做完题后,应该从头到尾仔细浏览一遍,检查一下解题的步骤、思路是否正确,个别地方是否有错误。发现问题,及时加以修改。检查修改后才算完成了作业。

    四、课后复习巩固的方法

    (1) 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做一定量的题目是必需的,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错误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会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2) 细心地挖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这类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例如,在单项式的概念(数字和字母积的代数式是单项式)中,很多同学忽略了“单个字母或数字也是单项式”。二是,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三是,一部分同学不重视对数学公式的记忆。记忆是理解的基础。如果你不能将公式烂熟于心,又怎能够在题目中熟练应用呢?

    给你的建议是:更细心一点(由观察特例入手),更深入一点(了解它在题目中的常见考点),更熟练一点(无论它以什么面目出现,我们都能够应用自如)。

    (3) 总结相似的类型题目

    当你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在进入初二、初三以后,同学们会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天天做题,可成绩不升反降。其原因就是,他们天天都在做重复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做,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能专心攻克。久而久之,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整体把握,弄的一团糟。

    给你的建议是:“总结归纳”是将题目越做越少的最好办法。

    (4)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

    同学们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做题目,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这个不足,也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但现实情况是,同学们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草草的应付作业了事,而不追求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我们之所以建议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是因为,一旦你做了这件事,你就会发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现在发现原来就是这一个反复在出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懂,现在发现原来就这几个关键点没有解决。

    给你的建议是:做题就像挖金矿,每一道错题都是一块金矿,只有挖掘、冶炼,才会有收获。

    总之,学习方法是灵活多样、因人而异的,能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你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表现。

    数学七年级上册计算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目录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 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 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猜想 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伍升1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阅读与思考 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

    2.2 整式的加减

    信息技术应用 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阅读与思考 “方程”史话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实验与探究 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3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4.1 几何图形

    阅读与思考 几何学的起源

    4.2 直线、射线、线段

    阅读与思考 长度的测量

    4.3 角

    4.4 课题学习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4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复习题

    1 、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腔银老上“+”)。

    2 、有理数

    (1)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 ,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 。

    整数和分数统称 。0既不是 数,也不是 数。

    (2)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搏雀。

    数轴三要素:原点、 、单位长度。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 。

    (3)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例:2的相反数是 ;-2的相反数是 ;0的相反数是

    (4)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 ,并把绝对值 相加。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 符号,并用 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0。

    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例:- 的倒数是 ;绝对值是 ;相反数是 。

    (3) 有理数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2:两数相除,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 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4)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power)。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