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整数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加法:将两个整数的绝对值相加,然后根据两数的符号确定结果的符号。例如:(-3)+5=2,(-3)+(-5)=-8,3+(-5)=-2,5+(-5)=0 2.减法:将被减数加上减数的相反数,即a-b=a+(-b)。那么,初中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初中一年级数学学习总结
总结是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同时总结是一个词语,可做动词,也可作名词,另外也是一种应用文体。本文是我精心编辑的初中一年级数学学习总结,希望能帮助到你!
初中一年级数学学习总结 篇1
这十天的培训学习中,全体学员积极热情的参与和配合,有辅导教师的积极努力和大量细致的工作,有广泛的全方位的研讨和评议,使这次培训工作圆满完成。
一、首先对新课程的认识更进一步:
1、 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来源于生活实际的,它在人类社会中,是无处不在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并不是孤立于书本之上的,它是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数学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并且能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因此,在新教材的编写中更多的采用了生活化与情景化的场景,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并能投入其中。
2、更注重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教材的设计更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
如下: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即(a+b)+c=a+(b+c)。
3、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4、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
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http://wenku.baidu.com/view/f196a50e4a7302768e993961.html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饥扒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唤肢桥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面积=半径×半径×∏ (3.14)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体积=底面积×高乘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和猛径
体积=底面积×高÷3
初中一年级数学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高中数学阶段,也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初中一年级数学的基础知识点,包括整数、有理数、分数、小数、代数式、方程式、比例与相似、几何图形等。
整数
整数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1.加法:将两个整数的绝对值相加,然后根据两数的符号确定结果的符号。
例如:(-3)+5=2,(-3)+(-5)=-8,3+(-5)=-2,5+(-5)=0
2.减法:将被减数加上减数的相反数,即a-b=a+(-b)。
例如:5-3=2,(-5)-(-3)=-2,3-(-5)=8,(-5)-5=-10
3.乘法:将两个整数的绝对值相乘,然后根据两数的符号确定结果的符号。
例如:(-3)×5=-15,(-3)×(-5)=15,3×(-5)=-15,5×(-5)=-25
4.除法:将被除数除以除数,然后根据两数的符号确定结果的符号。
例如:(-15)÷5=-3,(-15)÷(-5)=3,15÷(-5)=-3,5÷(-5)=-1
有理数
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包括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0。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1.加法:将两个有理数的分母化为相同的分母,然后将分子相加。
以上就是初中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的全部内容,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