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蒙氏数学大班,大班蒙氏数学教案大全

  • 数学
  • 2023-05-06
目录
  • 大班数一数蒙氏数学教案
  • 大班下学期蒙氏数学目录
  • 幼儿园大班蒙氏感官教案
  • 蒙氏数学大班下册教案
  • 蒙氏数学亲子册4答案图

  • 大班数一数蒙氏数学教案

    蒙氏数学对于孩子的五大好处:

    一:孩子在创造性、逻辑性、秩序性、独立性等各方面的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孩子6岁前会进行千位以内加、减、乘、除的运算,达到小学二年级的水平。

    三:智力能力好的可达到千位以内加、减、乘、除的心算。

    四:孩子上小学的数学成绩普遍要高于同龄人,并一直保持对数学的兴趣。

    五:更多的间接影响是对孩子未来一生的影响,无论孩子从事何种职业,从小对孩子内在秩序的培养,将使孩子未来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如果这一切是在孩子心智定型前进行塑造和培养,效果会远远好于孩子心智成熟以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信心、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精确的秩序心会使孩子一生受益无穷。

    蒙氏数学应该从小唤带首培养,孩子3岁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可以帮孩子行拍报一个火花思维的专业课程,不用担心孩子跟不上课程,火花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和数孩子有不同的课程,一共分为了6大体系,循循渐进的来进行学习!

    大班下学期蒙氏数学目录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设计】

    幼儿园有序而宽松的生活节奏,使幼儿对时间意义的理解和时间长短的体验较少。有的小坦姿朋友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通。那么,该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进一步提高做事的效率,为他们入小学奠定基础呢?为此,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知道一分钟虽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需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知道时间的不可塑性。

    2、知道一分钟在时钟上如何表示。

    3、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一个大闹钟和一分钟计时器,(ppt)辩帆课前让幼儿认识整点和半点。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弹珠若干、筷子、记录纸、笔、小筐子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闹钟引题,交流:一分钟有多长。

    1、复习、巩固认识时钟。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认识吗?(钟)你们真的都认识?我要来考考你们。

    师:这根粗粗的、最短的针叫什么?比时针稍微细一点长一点的叫什么?那这根最细最长、走的最快的针叫什么呢?

    师:这钟面上的三根针哪一个走一圈表示一分钟呢?那一分钟有几秒呢?数一数。

    2、教师总结:一分钟有60秒。

    3、感受秒针无论从哪来开始走,只要走一圈又回到开始的位置都表示一分钟。

    如果有的钟只有两根针,没有秒针,我们怎么知道一分钟到了呢?让幼儿观察秒针走一圈分针有什么变化。

    4、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或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5、感受一分钟。

    师: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那我们来感受一下吧?

    6、教师总结:一分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可能觉得一分钟很短,但像现在这样静静地坐着等也觉得它蛮长的。

    二、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

    1、一分钟能做些什么?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幼儿动手试试?

    (1)欣赏成人一分钟内能做什么?(ppt)

    (2)教师总结:这些大人厉害吧,一分钟内能做这么了不起的事,那我们小朋友想不想也来挑战一下,接下来我们要玩一个《挑战一分钟》的游戏。

    2、游戏一:山上有个木头人

    3、游戏二:一分钟内不眨眼

    4、游戏二:夹弹珠

    A、请你数一下在一分钟里夹了几粒弹珠,然后把它记录在记录表上。

    B、请幼儿介绍夹弹珠的方法,传授经验。

    C、幼儿再次操作,分享成功。

    D、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夹的多,有的小朋友却夹的少呢?

    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抓紧时间了你完成的任务就多了。

    三、讨论:如何珍惜时间

    1、刚刚我们用了很多个一分钟,现在还能回去吗?

    2、教师总结:时间过去了就不能再倒回了,所以我们携信雹小朋友要珍惜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不要让时间白白浪费。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在一分钟之内把玩具收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根据本班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以幼儿感兴趣的竞赛活动贯穿于整节课,让幼儿充分感受一分钟。活动的准备分为知识准备和物质准备,教师能充分为幼儿准备感兴趣及富有挑战性的操作材料。幼儿的知识准备,开展活动前幼儿已认识时钟,并懂得一分钟时间的概念。教师为幼儿创设了情景及图片,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感受时间的重要。但是在游戏活动中我没有很好的引导幼儿去说,由于教师组织活动比较紧张,所以导致整个活动教师的语言过多、语速较快,活动时间没有很好的支配。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成长了不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好的结合新纲要,学会如何有机地总结、提升幼儿的探索发现,同时我也要掌握幼儿的兴趣点、年龄特征、知识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探索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师幼互动,从而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欣赏及幼儿的自身活动,初步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和韵律美。

    2.能大胆想象,尝试创编散文诗。

    3.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渗透德育教育。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小树叶》。

    2.绘画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诗歌《小树叶》。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散文诗《小树叶》,我们一起来听吧!

    二、分段欣赏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1.欣赏散文诗《小树叶》前半部分。

    (1)小蜜蜂怎么了?小蜜蜂怎么会跌落在河边的呢?

    (2)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蜜蜂呀?

    (3)这只小蜜蜂跌落在河边的水面上,它心里会怎么想呀?

    (4)小蜜蜂好害怕、危险呀,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帮小蜜蜂呀?

    2.继续欣赏散文诗。

    (1)那么散文诗里是谁帮助了小蜜蜂呢,它是怎么帮助它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是谁帮助了小蜜蜂,它是怎样帮助小蜜蜂的呀?

    (3)这是一片什么样的小树叶啊?

    3.第二遍欣赏散文诗。

    (1)你喜欢这首散文诗吗?我们再来听一遍,请你边听边想最喜欢哪一句。

    (2)你最喜欢哪一句?

    4. 跟念散文诗一遍。

    5.听录音为诗歌创编动作。

    6.幼儿听录音表演诗歌。

    三、创编诗歌。

    1.散文诗里的小树叶是一片非常乐于帮助别人的小树叶,它除了帮助小蜜蜂,还会去帮助很多同伴。假如你是一片小树叶,你会去帮助谁,怎么帮助它呢?

    (1)幼儿相互讲述,自由创编。

    (2)请个别幼儿起来讲述想法。

    2.启发幼儿把想法画出来。

    要求:小朋友说得真好,等会请把你的想法画下来,并把它编成一首散文诗。

    3.幼儿自由绘画。

    4.请幼儿尝试把画中的内容编成散文诗。

    5.请个别幼儿起来朗诵自己创编的散文诗。

    四、延伸活动。

    你的小树叶还会帮助谁呢,让我们把我们编的散文诗给其他同伴听听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把花生从米中取出来,激发幼儿对探究活动的兴趣。

    2、能积极参与活动,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初步尝试记录的方式。

    活动准备

    大盆6个、小筐、夹子、漏勺、托盘、花生、小米等物每人一份。记录图表。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1)“烧饭的阿婆不小心把花生和大米混在了一起,她想请咱们班小朋友帮助她把花生和大米分开”,请小朋友想想有什么办法。

    (2)出示各种,与幼儿共同认识以及简单的功用。 (夹子、小筐、漏勺 )

    二、猜想预测:请小朋友猜猜看,哪种分得又快又干净?

    问题探讨: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

    三、幼儿操作

    (一)第一次操作

    (1)、幼儿自选,把花生分拣到托盘里。(停止时,要求幼儿把放回原处整齐)

    (2)、幼儿分别来讲讲用分花生和小米的情况。

    (二)第二次实验

    (1)提出要求:仔细想一想哪种你还没试过,请再换种试试。

    (2)记录再次实验用的(看看这是第几次,在哪个格子里记录)

    (3)观察记录结果,哪种分得又快又干净?记录在表格中。

    四、讨论总结:

    “今天我们发现用小筐分花生和小米又快又干净,为什么小筐能分得那么快?”

    幼儿观察小筐并与其他的几种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小筐有眼,可以把小米漏下去,把花生留在筐里,所以分得又快又干净;漏勺也有眼,但眼儿太小,小米漏不下去,所以不能把花生和小米分开;夹子能分开,但是一次只能夹一个,太慢了。所以说,哟内蒙古小筐分花生和大米最快最干净。

    小朋友,走!咱们把分好的花生和大米给阿婆送去,并把这个好办法告诉她,让她以后再遇到这样的困难就有办法了。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积极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

    2)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渠道,学习使用不同的信息。

    2、 活动准备:幼儿通过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3、 活动过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可启发幼儿从物体发信号、用声音发信号、用文字发信号等几个方面考虑。如:通过手势、旗语、烟火等物体发信号;通过吹号、打铃、敲鼓、广播电话等声音发信号;用信鸽捎带、邮局传递、发传真、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文字形式发信号。

    2) 教师配图讲述有关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如:古时候长城的烽火台上燃烟火传递敌情;抗日战争时期,用放倒消息树的办法报告敌人的去向等。

    3) 讨论:现在人们怎样传递信息?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通讯。

    4) 组织幼儿玩通讯游戏传电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句悄悄话,开始后,再一个一个的往后传,各组最后一个报告电话内容,传的又快又准的一组为胜。

    4、 活动延伸:

    1) 组织幼儿自己操作电脑。

    2) 在活动区内提供半成品材料,学习制作这些通讯,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提供道具。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螃蟹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大班数学:

    倒计时

    活动目标:

    1、运用倒着数的方法计算时间,了解“倒计时”的含义。

    2、在寻找节日的过程中,体验“倒计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活动准备:

    1、倒计时PPT。

    2、幼儿每人一张自制的20xx年6月的月历、铅笔。

    活动过程:

    环节一::倒计时(感知信号灯上的“倒计时”,了解“倒计时”的含义。)

    1、看看:倒计时

    插1:PPT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绿灯上的数字告诉我们什么?

    归纳:交通指示灯上的数字是从大到小倒着计时间的。

    插2:PPT提问:这张图片上绿灯显示的数字是几?说明了什么?

    情景:弟弟拉着妈妈的手要过马路,妈妈说:“你看绿灯显示的数字只剩3秒了,马上就要变红灯了,我们还是等下一个绿灯吧,这样过马路比较安全。”

    插3:PPT提问:这张图片显示是几秒?

    情景:奶奶送妹妹上幼儿园,走到十字路口看到绿灯闪了就对妹妹说:“我们还是等一等吧!”妹妹说:“奶奶来得及的,从18秒钟到红灯还有好长一段时间呢。”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蒙氏数学:

    邮票游戏——不进位加法

    活动构思:

    “数”在食、衣、住、行等的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几乎没有一个民族不知道1、2、3、……或“很多”这些与“数”有关的概念或名称。仅就最单纯的数东西来说,便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是抽象的科学,要是幼儿学好数学必须使其具备相当丰富的感觉经验以培养逻辑思考的能力。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正以感官教育为基础,让幼儿在操作感官教具时,不断积累感觉经验,将数量,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逐步形成数概念。在过程中开启孩子的智慧,借助教具的操作,触类旁通,真正成为一个懂得思考的孩子。本节数学活动中,我将利用邮票上的数值进行加法运算游戏,借用蒙氏的错误订正,让幼儿自己自由地进行工作,加深对数位的理解。

    适合年龄:

    5岁以上

    直接目的:

    1、利用邮票游戏教具做加法运算。

    2、加强大数目加算练习。

    间接目的:

    1、加深对数位的理解。

    2、培养运算的兴趣。

    准备材料:

    1、托盘

    2、邮票箱教具

    3、彩笔、题目卡

    4、加法订正板 红线

    基本操作:

    一、复习10以内的加法,并进行错误订正。

    二、介绍本次工作名称:邮票游戏的加法工作。

    三、复习邮票的一些简单知识。

    1、取出写上加法的题目卡,为幼儿巩固加数的含义。

    2、用邮票表示数字。

    3、请幼儿观察数字,询问幼儿数字有哪几个数位。示范拿取对应的定位筹码,将定位筹码按个、十、百、千的顺序排好。

    4、按照题卡选择邮票,分别把与数字对应的邮票放在对应的定位筹码的下面。

    5、操作邮票得出竖式结果。

    四、给幼儿不同题卡引导幼儿独立进行计算。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安静进行工作。

    五、工作结束,请幼儿将教具放回原处,离开课室。

    区域延伸:

    提供邮票箱进行进位加法横式练习。

    活动反思:

    这是一次蒙氏数学教学活动在本班的的初步尝试。孩子们通过操作形象的邮票教具,初步学习了不进位的加法。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都在安静的环境中,自由有序地进行工作。

    本堂课加强了幼儿大数目的加算练习,也加深了对数位的理解,为小学的加法运算奠定基础。活动过程中,采用了三段式教学法复习不同颜色的邮票代表不同的位数,加强幼儿数位的理解。最后的错误订正,让幼儿对照该标准自已发现并自动纠正错误, 无需老师的提醒,提高了幼儿学习数学的自主性,培养细心、耐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但在进行新工作展示时,老师的语言还需要更加简练些,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提供更多的时间给幼儿进行自由练习,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幼儿。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萌发保护环境的意识。

    知道空气污染由人类造成。

    了解解决空气污染的办法。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废气污染”图片;《黑烟怪怪》故事音频及图片;《黑烟怪怪》故事。

    纸面教具:《角色头饰》。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废气污染”,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空气污染。

    ——图片上的黑烟是哪里来的?

    ——看到这些废气,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马路上汽车的尾气,工厂烟囱冒出的黑烟都属于空气污染。空气污染使我们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十分不利。

    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黑烟怪怪》第一段,鼓励幼儿猜测黑烟怪怪是哪里来的。

    ——你觉得是谁让小白兔变成了小灰兔,让小花、小树变得又脏又难看了?

    ——黑烟怪怪是哪里来的?

    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黑烟怪怪》第二段,引导幼儿理解黑烟怪怪是人类所为。

    ——原来黑烟是我们人类造出来的。人类哪些行为会产生黑烟?

    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黑烟怪怪》第三段,引导幼儿理解如何战胜黑烟怪怪。

    ——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战胜黑烟怪?

    ——除了小树、小兔、小花说的方法,你还有其他战胜黑烟怪的方法吗?(多种树、选择节能电器等)

    小结:香烟、汽车、工厂烟囱冒出来的黑烟,都是人类造出来的。它使空气变脏,使动

    植物变得又黑又难看,也会让我们咳嗽生病。我们可以建议爸爸妈妈不抽烟、少开车;我们还要好好学知识,以后把黑烟进行科学处理,消灭黑烟怪。

    播放完整故事音频,引导进一步幼儿理解保护环境的行为和意义。

    发放角色头饰,鼓励幼儿将故事情节表演出来。

    温馨提示

    本活动可分两次活动进行。

    表演环节也可放到区域活动中进行。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1.在角色区,投放角色头饰,鼓励幼儿继续表演故事。

    2.在语言区,提供有关空气污染的图片、绘本供幼儿阅读。

    附【故事】

    黑烟怪怪

    黑烟:“嘻嘻嘻,哈哈哈,我是黑烟怪怪,让我变个魔术给你们看看。”

    奇奇:“咦,小灰兔,你知道小白兔去哪儿了吗?

    小兔:“我不是小灰兔,我就是小白兔呀!

    奇奇:“那……你怎么成了这样…”

    小花、小树(合):“奇奇、奇奇,快来看看,我们也变得又脏又难看了。

    奇奇:“这是谁做的坏事,让你们变成这个样子?

    黑烟:“哈哈哈,嘻嘻嘻,是我,我就是大名鼎鼎的黑烟怪怪。

    奇奇:哎呀,你这个又脏又臭的坏东西,你是从哪里来的?

    黑烟:我从哪里来?哈哈,你看!都是你们人类造出来的。

    奇奇:哦,黑烟怪怪原来是香烟、汽车、烟囱冒出的黑烟,难怪你这么可恶!

    黑烟:对对,我还能做更多的坏事,还能让你生病。

    奇奇:哼,黑烟怪怪,你别得意,我们一定会消灭你。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开学后孩子们上大班了,成了幼儿园里的大哥哥大姐姐,看到小班弟弟妹妹们早上来上学哭哭啼啼的,孩子们都很想去帮助他们,逗逗他们,想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让弟弟妹妹们喜欢上幼儿园,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同时为了培养这些大孩子们乐于助人的好品质,我们设计了“大带小”系列活动——“做一回哥哥姐姐”。

    目标:

    1、能主动地与弟弟妹妹交往并能始终带好弟弟妹妹活动。

    2、在活动中,体验做哥哥姐姐和帮助他人的快乐。

    准备:

    1、大班幼儿已建立生活自理方面的经验。

    2、与弟弟妹妹已有初步的接触。

    3、自制小礼品。

    重点: 带好弟弟妹妹活动。

    难点 带弟弟妹妹参加主题活动。

    过程:

    1、讨论结识弟弟妹妹的方法:

    (1)幼儿商讨怎样使弟弟妹妹认识自己并喜欢自己的方法。

    (2)教师记录幼儿交友的几种方法并给与概括:要很热情主动。送一件小礼品。可以抱抱弟弟妹妹。向弟弟妹妹介绍自己的名字,在大~~班。教师鼓励幼儿可以尝试一下大家的好方法,与弟弟妹妹交朋友,体验做哥哥姐姐的快乐。

    2、制定计划:

    (1)准备带弟弟妹妹参加什么游戏?

    (2)怎样使他们玩得高兴?

    3、执行计划:幼儿分别寻找弟弟妹妹进行自由活动。

    4、交流做哥哥姐姐的体会:

    (1)介绍自己刚才与弟弟妹妹交朋友,参加活动的情况:如:“你结识的弟弟妹妹的名字叫什么?在哪个班?你们参加了哪些游戏?

    (2)谈谈自己做哥哥姐姐的体会和想法。

    幼儿园大班蒙氏感官教案

    幼儿园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萌发幼儿唤闷游对数字的兴趣

    2、引导幼儿发现数字在生罩码活中的运用

    3、帮助幼儿将数字运用于生活中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布置任务,请幼儿在周围生活中找一找“哪里有数字?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2、教具:0—9的数卡二套,有数字信息的`物品若干,数字信息若干条

    3、学具:幼儿人手三套0—9的数卡

    活动过程:

    一、游戏“请出数字娃娃”

    数字娃娃来做客,听来得是几?

    1、我比3多1,是几?

    2(拍六下手)听我拍了几下手?

    3、7可以分为4和几?

    4、我排在6的后面8的前面,猜猜我是谁?

    5、3和5合起来是几?

    6、1个娃娃,1朵花,1个苹果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7、我像鸭子,我是几?

    8、我比8多1比10少1,猜猜我是几?

    9、2加3等于几?

    10、1减1等于几?

    教师按0—9的数序排列数字,请幼儿集体读

    二、联想生活中的数字

    1、我们周围生活中有许多数字,想想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数字?并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2、幼儿自由回答,师随时引导归纳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三、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1、我们幼儿园有几个班?我们班共有几个小朋友?(数字可表示个数的多少)

    2、认读尺子上的数字。(数字可表示长度的长短)

    3、看温度计的刻度(数字可表示高低)

    4、看电子称上的读数说出物重(可表示重量的多少)

    5、认读人民币,邮票的面值,物价牌上的价格?(可表示金额的多少)

    6、找出表示当天日期的日历,今天是几年几月几日(可表示时间的顺序)

    7、认读邮编,书页码,车牌号,信用卡号码(可表示号码的顺序)

    8、我们是大几班的小朋友?第3组的小朋友起立(数字可表示排列的次序)

    四、讨论“假如没有数字,生活会变得怎么样?

    五、按指令摆数字

    1、请找出表示自己年龄的数字

    2、摆出自家电话号码,门牌号

    六、活动延伸:用扑 克牌表示大小,次序。

    幼儿园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继续学习自然测量和销,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教幼儿初步学会将测量的次数用记录的方式记录,并进行简单的统计。

    活动重点:

    学习用种子测量铅笔的大致长度。

    活动难点:

    幼儿理解种子(量具)的长短(或大小)与测量的结果有关。

    活动准备:

    教具:用泡沫制成放大的铅笔、白云豆种子、花生种子各一;

    学具:两种不同的种子若干白云豆、花生(选择种子时颗粒的大小要大致相同)、记录卡、记号笔、铅笔与幼儿人数相同;

    幼儿已有测量的初步经验。

    活动过程

    一、探索

    “看看桌上有什么?”(铅笔、白云豆、花生)“请你们拿一种种子来量一量这只铅笔的长,用多少种子表示铅笔的大致长度。”教师

    析:通过让幼儿自由探索用种子来测量铅笔的大致的长度,给幼儿提供一个探索、交流

    二、交流、讨论探索结果

    (一)交流测量铅笔的方法

    1、教师请2-3个用不同方法测量铅笔的幼儿大胆地将自己探索的方法告诉同伴;

    2、组织、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刚才几位幼儿说的方法谁的最好,最正确;

    3、得到幼儿的一致认可后,教师小结测量的方法:第一次测量的结束处,为第二次的开始点,依次接着量;

    4、教师利用教具示范,教给幼儿正确测量铅笔的方法,量时白云豆的一头要对齐铅笔的最顶边,在白云豆的另一头用记号笔做记号(画一条短线,第二次量时要从记号开始节下去量)量完数一数,铅笔的长有几个白云豆长,提醒幼儿用相同的方法用花生也能测量出铅笔的长度;

    析:此时,教师充分调动幼儿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将自己的测量方法告诉同伴,既给幼儿提供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又为幼儿提供一个敢说、想说、会说的语言交流环境;教师的及时小结和正确的示范,把活动的重点在不经意的环境中教给了幼儿,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和本领。

    (二)交流测量发现的问题

    1、教师引导幼儿看一看,刚才用不同种子测量铅笔的长度,所用的种子数量是否一样多?同样的铅笔用不同的种子,结果怎不一样?是不是量错了?为什么?

    2、引导幼儿用两种不同长度的种子测量铅笔长度;

    3、体验量铅笔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并让幼儿学习记录种子的数量,幼儿测量时,教师注意提醒幼儿一定将种子一头对齐铅笔的顶端,以及是否每一次测量结束处,开始第二次测量,并请幼儿讲述测量的结果,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长短,什么样的种子量出来的次数少?什么样的种子量出来的次数多?通过操作让幼儿发现:白云豆长量出来的次数少,花生米种子短量出来的次数多。

    4、教师小结:测量物品时,物品的长度与测量的有关,量具越长(越大)测得次数少,量具越短(越小)测得次数越多。

    析:本环节是将活动的难点进行分散教学

    三、延伸活动:

    幼儿利用其他的东西去量班上的别的'物品。

    反思:

    本次活动,无论是教材的选择、目标的制定和教具、学具的准备都能充分尊重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将枯燥无趣的测量活动,以孩子们感兴趣的“种子”为载体,来让幼儿学习测量,同时,教师的循序渐进,由用一种种子测量铅笔长度,引升为两种种子测量,从而让幼儿在测量中自然而然地发现量具的不同与测量的结果有关,在活动延伸时,教师还能恰到好处地引出“替换”,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对数学的一些概念有了一个较清楚的认识,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当然,在活动中量具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物品,教师如何抓住教育契机,发挥该教育契机的作用;孩子们能够在游戏中发现“一粒白云豆可以换三粒花生米”、“不能按个的大小换,应按种子的多少来换”等等,这些闪光点和教育契机我们应如何把握都是我们今后探讨、研究的方向。

    ,首先,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理解测量物品的长短与量具有关,再进一步,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发现测量物品的长短与量具的关系。的,同时教师不急于告诉幼儿测量的方法,而是让幼儿通过自己不断的操作、不断从失败中寻找原因、积累经验,自己发现怎样测量才能把铅笔的大致长度量出来。与幼儿探索测量铅笔的方法,幼儿自由探索用种子测量铅笔的长度。自然测量的方法

    幼儿园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并理解任何6个东西或事物都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活动准备

    各种水果模型,动物模型,课件,主题图一幅,豆子,玉米若干。

    活动过程

    一、看图引题引导幼儿说出图上有什么?各有几个?

    (1棵树,2只猴子,3只兔子,4只鸟,5个苹果,6朵花。)板书 6 让幼儿观察6想什么?

    二、学习6

    1、出示课件: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然后回答问题:图上画的是什么?(小朋友在做值日)数一数:有几位老师?几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人做值日?(6 人)再数一数:图上有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小结:刚才我们数出图上有6个人做值日,还数出图上有6张桌子,6把椅子.这图里的人和物的数量都是6,可以用 6来表示.

    2、动手数数:每人数6个豆子,6个玉米。看谁数的又快又准。

    3、指名学生上前拨珠:先拨出5个,再拨出1个。回答一共是几个?

    师问:5添上1是几?(5添上1是6)数一数:教室里面哪些东西的数量是6。(每排有6张桌子、6把椅子、每扇窗户上有6块玻璃……)

    4、摆一摆: 每人拿出5根小棒摆在课桌上,再添上1根,一共是几根?自己小声地从1数到6,再从6数到1。

    师问:你们谁能用这6根小棒摆一个图形?指名一人到前面摆,其他人在自己的课桌上摆。

    师问:你们摆的是什么样的图形?(6边形)用几根小棒摆成的?(6根)你们还可以摆出别的图形吗?(自由摆)老师行间巡视,随时表扬摆得好的。

    三、说一说:

    让幼儿用6说一句话。

    四、找一找:

    在教室里找六个一样的物品,比一比谁找的多。

    五、游戏:《听音举卡片》:

    教师往杯子里扔石子,幼儿听一听扔了几个,然后举起相应的数字卡片。

    六、画一画:

    在树上画六个果子。

    七、活动评价。

    1、数学:认识数字1—10

    2、6以内数的守恒

    3、2——7的相邻数

    4、:学习5的组成

    幼儿园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练习,培养幼儿对数的兴趣。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主动性。

    3、学习8的形成数数,知道7添1是8,认读数字8,并理解8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课件:8的数数

    2、课件:趣味练习1-68按照线写数字

    3、图片小蘑菇、小圆片、小萝卜、小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招待客人的口吻,引出课题:

    教师:今天小兔子要来做客,我们给小兔子准备好吃的萝卜和蘑菇好吗?

    二、展??

    1、幼儿操作,用对应比较法学习7的形成。

    教师以游戏口吻引导幼儿进行操作练习。

    (1)请小朋友拔7个萝卜排成一队,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2)再请小朋友采7个蘑菇排成一队,并于萝卜找好朋友,

    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3)你拔了几个萝卜?萝卜和蘑菇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讨论:怎样把7个萝卜变成8个? 7添1是几?

    (4)幼儿复述:7添1是8。

    2、课件演示,操作验证。

    (1)出示7个苹果,幼儿点数

    出示7个桃子与苹果一一对应,幼儿点数。

    (2)苹果和桃子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思考:怎样将7个桃子变成8个?7添1是几?

    3、利用课件认读数字:8

    (1)引导8个桃子用数字几来表示?

    出示数字“8”幼儿认读。

    (2)讨论字形:8像什么?(8像葫芦)。

    4、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1)8除了能表示8个桃子、8个萝卜外,还表示8个什么?

    激发幼儿想象许多能用数字7表示的物体。

    (2)小结:8可以表示所有数量是7的物体。

    5、趣味练习:请拼凑8

    在方框里贴上还是数量的贴纸,使总数量是7。

    三、结束

    讲评:表扬课堂上积极动脑筋、积极回答问题的幼儿。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星期(7以内的数)

    幼儿园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3个数的连加连减,并能计算出得数。

    2、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3、培养合作意识,喜欢参加数学计算活动,体验活动的成功感和趣味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仿真人民币,超市用品若干,捐款箱,人物胸牌,统计格,题卡,小票,红旗,奖品,购物篮,塑料袋6个。

    2、学具:仿真人民币,铅笔,操作册。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好,走线。

    师:小朋友们中午好!今天教师里来了好多的客人老师,和她们打个招呼吧,好,打过招呼之后呢,就不要看客人老师了,转过来和陈老师做好朋友吧,陈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去一个很好玩的地方。

    师:hello,我是好上好超市的陈经理,今天特地来邀请小朋友去参加我们超市举办的"超市大赢家"的游戏比赛,想参加吗?

    师:让我们一起先排好队,顺时针方向站在安全通道上,脚尖亲脚跟,安安静静地走去超市吧。

    2、线上游戏:快乐大巴

    师:好上好超市到了,好多健身器材呀!咦,还有玩具汽车呢!我们先来玩玩开汽车的游戏好吗?

    师:这是一辆开往北京的"快乐大巴",被我摸过头的小朋友,请你们先上车吧。

    师:小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车就要开,嘟嘟嘟、嘟嘟嘟,车上现在有几人?

    师:小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车就要开,嘟嘟嘟、嘟嘟嘟,你们几个快上来,车上现在共几人?

    师:小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车要到站,嘟嘟嘟、嘟嘟嘟,你们几个请下车,车上现在剩几人?

    二、集体活动

    1、学习3个数连加

    师:我们的比赛 马上就要开始了,小朋友手上已经戴好了"爸爸""妈妈""宝宝"的胸牌,请你们选择和自己相同颜色的胸牌,组成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并且,请根据你们胸牌的颜色,选择相应的家庭代号,轻轻的坐下来。

    师:比赛正式开始!我为每个家庭准备了20元的备用金,今天的比赛规则是用钱用得合理,完成工作最迅速的家庭,就是我们的冠军家庭。现在请每组家庭派一名成员来领取备用金。

    师:我们要开始购物了,请每个家庭去超市购买三样物品,买单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3名幼儿组成的家庭自由购物,音乐)

    (师扮演:亲爱的顾客朋友们,欢迎光顾好上好超市,由于现在是下班时间,是购物高峰期,人员拥挤,请您带好您的宝宝,管理好您的财物。祝愿大家生活愉快!谢谢!)

    (每个家庭排队买单)

    师:请每个家庭分别,你们买了什么?

    师:我们买的3样物品一共花了多少钱呢?

    师:哦,刚才已经买过单了,但是陈经理想知道你们是怎样算出来的,"超市大赢家"第一回合的挑战开始了!请每组家庭派出一名成员,在黑板上计算出你们买的三样物品一共花了多少钱。在这个环节中,哪组家庭最先完成工作的就是第一回合的冠军!

    (引导幼儿一起操作,列式计算。选出暂时家庭,贴好红旗。)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在计算的过程中,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幼儿述说自己的计算思路)

    师小结:真不错,要计算三样物品一共多少钱,就用三个数连加。

    2、学习三个数连减

    师:3月11日,日本发生了大地震,由此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民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帮助日本群丛度过难关,全世界人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受灾的日本人吗?

    师:好,好上好超市正在举办募捐活动,请每个家庭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帮一帮那些可怜的人们,捐款的金额不限制,也就是说你们想捐多少就捐多少,但是,捐款也是有要求的哦,在捐款之后,请在黑板上记载好你的捐款金额。

    (捐款与记录)(师:谢谢!您真有爱心!谢谢!受灾的人们会感谢您的!谢谢,你是爱心小天使!)

    师:各组家庭请注意,20元备用金,超市购物花了一些,捐款花了一些,还剩下多少钱?我们应该怎么计算呢。这可是"超市大赢家"第二回合的较量了,请每组家庭派出一名成员来大显身手。

    (引导幼儿一起列式计算,评选家庭,贴好红旗)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在计算的过程中,你是怎样想的?

    师小结:哎呀你们真是太厉害了,我也是这样想的,要想知道还剩下多少钱,就要用钱的总数,减去第一次花掉的,再减去第二次花掉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连减。

    三、分组活动

    师:每个家庭剩下的钱不多了,可是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怎么办呢?(幼儿:赚钱)

    师:好,超市有一些工作需要各位帮忙完成,这可是第三回合的较量哦,哪组家庭先完成工作可以为你的家庭争得一面红旗。

    力量组:超市的玩具柜套圈摆乱了,需要一定的力气来整理哦,因为你们是力量组的,请你们把每个圈内的计算题算出来,套在和它得数一样的套圈娃娃身上,用线连起来。

    智慧组:超市又到清帐的时候了,请你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帮陈经理把这些帐单的结果算出来。

    (幼儿工作,教师巡回检查,核对。评选出第三回合者,贴好红旗。)

    四、交流小结,延伸生活,师幼道别

    1、评选冠军,颁发奖品。

    师:那么,哪组家庭是今天的超市大赢家呢?好,我们用热烈的掌声祝贺今天的冠军家庭!好,现在开始发放奖品。

    师:冠军只能评选出一个,没有得到冠军的家庭并不是很差,你们也是最棒的!加油,在以后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计算速度,也来尝尝拿到冠军的滋味,好吗?

    2、"超市大赢家"的比赛结束了,小朋友回家后也可以帮爸爸妈妈做好家庭收支记录,做个理财小管家哦!

    3、师幼道别。

    师:今天玩得开心吗?今天呀,陈老师可是托你们的福,风风光光的过了一把经理瘾哦,好,和陈经理再见啦!

    幼儿园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6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连接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了解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各种连接方法,萌发探索兴趣。

    2、发挥想像力、创造力,并能完整地表达。

    活动准备

    1、纸环,绳子、夹子、纽扣、订书机、纸张、固体胶、小棒等。

    活动过程

    一、感受连接

    1.教师:小朋友,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音乐响起来的时候,你们就去找朋友,

    音乐停止时,你们也停下来,老师看看谁能找到好朋友,好不好?

    2.游戏:找朋友

    教师:嗯,老师看出来了__×和__×是好朋友,老师说的对吗?

    你知道老师是怎么知道的你们两个是好朋友吗?

    因为你们两个拉起手来了,连接在一起了。

    二、尝试连接

    (1)出示两个纸环

    教师:谁能想办法把这两个纸环连接在一起呢?

    (启发幼儿积极动脑筋,想出多种办法连接。)

    (2)出示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东西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它们都叫什么名字?

    它们也想找好朋友,你们能帮它们连一连吗?

    (3)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连接所给材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三、经验交流

    (1)你是选用哪两样东西的?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连接起来的?

    (让幼儿分别自己的连接方法。)

    (2)连接的方法很多,可以粘贴,串,钉,套,夹,挂等等。

    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连接方法。

    四、探索操作

    1.请幼儿发挥想像,再次将物品连接起来。

    2.教师观察指导,并给予提示和帮助。

    五、展示作品

    幼儿介绍自己的连接作品,分享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常用的货币及基本的货币单位、并初步了解角、元之间的换算关系。

    2、复习8、9、10的组成方式和加减法。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人民币,体会买书活动的乐趣。

    难点:通过活动开展,进一步加深对8、9、10组成的理解。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书(书的封面、颜色、大小、厚薄、新旧等都不同),教师事先给书定价(10以内的整数)。

    2、人民币若干。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

    二、认一认,换一换。

    (一)引言过渡:

    1、小朋友们,有个小书店快开张了,你们想到书店买书吗?

    2、需要准备什么才能买到书呢?

    (二)认识人民币

    1、把准备好的封包发到幼儿手中

    2、认识幼儿常见的几种基本货币(纸币):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认识硬币:1角、5角、1元。

    4、介绍认识大面值人民币:20元、50元、100元。

    (三)了解元与角之间的换算关系

    1元=10角(板书)

    (四)、换一换,并完成教材第60页“连线”。

    三、买书游戏

    (一)把幼儿分为两组(卖书组4人,买书组若干人)。

    (二)在老师指导下开始买书游戏。(在活动中教师播放愉悦的轻音乐,幼儿伴着音乐进行活动)

    (三)汇报。

    1、教师:好了,游戏开心吗?买到书了吗?买书用了多少钱呀?

    2、巩固对元、角换算的认识以及数字8、9、10的组成方式的理解。

    四、总结并提示课题。

    幼儿园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8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创设“钟表展览馆”的教学环境。

    2.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3.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钟演变过程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边听“在钟表店”里的音乐,边把幼儿带进“钟表展览馆”,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找找、比比这些钟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为什么要设计、制造这些钟表?

    二、观察活动

    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状的时钟,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两根针和1~12的数字)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幼儿人手一只时钟)

    提问:

    1.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2.请小朋友把时针从12拨到1上,看一看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从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拨钟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4.得出结论:当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分针就要走12个数字(一圈),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1.教师操作演示:一只钟两根针都指在12上;一只钟时针拨到1上,分针拨到12上;另一只钟时针拨到12和l的中间,分针拨到6上。

    2.提问:

    ①三只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分别代表几点钟?

    ②整点时,分针总是指在哪里?半点时,分针指在哪里?

    ③想一想,2点整时,时针应在哪个数字上,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1点半时,时针指在哪里?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

    3.老师归纳:整点时,时针指在一个数字上,分针总是指在12上;半点时,时针指在两个数字的中间,分针指在6上。

    4.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习:

    ①按老师的要求拨整点、半点;

    ②结合日常生活图片拨出整点、半点,小组中的幼儿互相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五、帮助幼儿理解时钟的功能,重点说明时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提问: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呢?(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或看图片来说出钟的用途)

    2.教师归纳:时钟和手表都是计时,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是人类的好朋友。

    六、出示时钟演变过程的图片,让幼儿简单了解从古到今计时器的变化,激发幼儿尝试探索知识的兴趣

    师:古时候没有钟,人们用沙漏、日晷、滴水的方法来计时。日晷在常州的天宁寺就有,小朋友可去看看。随着科学的发展,聪明的叔叔阿姨设计、制造了各种各样的钟和表(闹钟、石英钟、音乐钟、工艺钟、手表、怀表),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还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小朋友,你们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也来发明创造出更多更美的钟和表,好吗?

    蒙氏数学大班下册教案

    二、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铺垫子(面积守恒)

    活动目标:

    1、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面积的守恒。

    2、在操作过程中能积极尝试,主动学习。

    活动准备:

    小长方形每人5个 三角形若干记录纸 笔

    活动过程:

    一、设疑

    (教师出示两个形状不同,但面积相同的纸)

    师:小朋友,老师这儿有两张纸,你们觉得它们一样大吗?为什么?你能有什么办法证明谁大,谁小?

    小结:这两张纸到底谁大?谁小扰念闷?这问题可好难?怎么办?如果我给你们一些小长方形,你们能利用小长方形来解决谁大,谁小的问题吗?

    二、利用小长方形高芹,形成初步的面积守恒概念

    师:谁来用小长方形试一下?这张纸你用几个小长方形铺满的?再试一下另外一张纸,需要几个小长方形?

    小结:这两张纸都用了5个小长方形,说明它们是一样大的。

    三、幼儿操作,巩固概念。

    师:请小朋友每人拿5块小长方形,拼出一个图案,并把你的图案的形状记录下来。

    小结: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都拼出了那些图案。你们拼出的图形都用了几块小长方形。我们都用了5块,说明这些图形都是一样大的。

    四、幼儿操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现在,你们看,老师手中有什么?这三角形有多大吗?请你们看一下,这两个图形缓弯是不是一样大?为什么?

    现在,也请你们用三角形和小长方形拼出一个图形,并把图形的形状和你使用了几块长方形几块三角形记录下来。

    小结: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图形,你觉得哪些图形是一样大小的?

    延伸活动

    师:在小朋友的操作纸上,有一些图形,请你们看一看,哪些图形是一样大小的。请你用一定的标记把它标出来。

    蒙氏数学亲子册4答案图

    幼儿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常用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如何识别人民币币值的正确方法。

    2.了解人民币的单位,知道元、角之间的大小。

    3.在购物游戏中,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课件、人民币、篮子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1、直接引入:师——“请小朋友一起来看看大屏幕。”

    2.猜测(课件):a、“这是什么?”“对了,这就是钱。”

    b、“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些钱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数字、颜色、图案、纸张大小不一样)

    “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c、小结:人民币又分纸币与硬币。

    3、让幼儿了解钱的用途。

    师:你们知道钱是用来做什么的吗?它对人们有什么用处?

    小结:人们通常用钱来买东西,比如我们穿的衣服、裤子,吃的菜等等;钱虽然不能代表一切但是生活中如果没有钱,我们都难以生活下去。

    4、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

    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二)合作交流,携陆探究新知。

    1. 认一认、说一说

    课件:你都认识改隐闹哪些人民币吗?你认识的有哪些?看看这些人民币的面值各是多少:1角、5角、1元、5元、10元等。

    (1)重点介绍角币,识别角币的单位。

    (课件)纸币1元,你怎么知道它是1元?有几个数字1?教师点击课件,共同寻找人民币1元上的数字。

    怎么知道它是1元而不是1角?从汉字、拼音的单位上都能告诉我们是1元,找出1元的人民币,并小结:原来1元人民币既有硬币又有纸币,他们都是1元面值的人民币。

    看课件,找找还有哪些人民币也有硬币,随机转动。

    (2)互动游戏

    a、师取钱,幼儿说。

    b、老师说,幼儿取。

    (三)游戏“凑钱”

    老师交待活动要求——为灾区小朋友买一批学习用品,可超市只有3、4、6、7、8、9元的物品,而人民币只有1、2、5元。怎么办?

    1、小结:学会凑钱

    2、幼儿游戏,老师指导。

    3、集体检查凑出的钱是否不多不少刚好买你所需的学习用品,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x元钱。

    活动反思:

    本节课来源于大班下期《领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已经开始接触到人民币,如收到压岁钱,随大人去超市购物等。有小部分的孩子已有亲身购物的经历,所以他们对人民币也有一定的感性经验,有探索的需求。而大班下学期幼儿对10以内数的分合有了一定的理解,这也为感受10元以内人民币的数量关系作了知识方面的准备。在本次活动中,认识人民币,知道面额的大小,了解元与角的关系,是个重点,而使用人民币进行分解组合,有计划合理消费是个难点,整个活动以“认识人民币”——“识别人民币面值大小”——“为灾区小朋友购买学习用品”三个环节来贯穿,从而让幼儿在富有情趣的活动中来获得人民币的粗浅知识,练习10元以内人民币的分解组合,及养成方面的教育。

    在第一环节中,我使用了课件、实物等教具让幼儿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来让幼儿认识人民币及其面值,知道它们的单位大小关系。在活动中发现幼儿能够很好的掌握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而对元与核罩角之间的大小关系不清楚,所以我请幼儿比较:数字相同、面值是否也相同。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知道其单位不同、数字不同面值也就不同。

    第二环节,根据幼儿的知识准备,我们设计了超市购物的游戏,让幼儿来感受x元钱的不同组合形式。这里我们给幼儿准备了10元、5元、2元、1元面额的人民币,在操作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的数字钱也是有讲究的,10元只有1张,5元面额的有1张,2元面额的有1张,1元的比较多,这样做就是要促使幼儿在没有x元面额的情况下动脑筋去尝试别的组合形式。而且这里我向幼儿提出了要求,购物后幼儿之间要互相交流,这个要求的提出促使孩子一方面进行合作,另一方面也在进行着自我纠正,自我调节。在这个环节中,加入了收银员教师的收钱环节,既对幼儿的操作进行了验证,又使活动更加情节化、游戏化了。

    幼儿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 尝试运用7的组成进行推理并列算式,学习7的加减运算。

    2. 探索发现互换、互补规律,灵活进行加减运算。

    3. 能主动参与,养成求异创新的思维品质。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 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7的组成、加减算式,图片或课件(内容:7只鸟:1只先来,6只后来;2只黑色,5只黄色;3只在树上,4只在天上)。

    2.7的组成、加减式中所需的数字和符号幼儿人手一套。

    活动建议

    1. 组织幼儿玩拍手和填数游戏,复习7的组成。

    (1) 拍手游戏。幼儿边拍手边说出7的分合式,如: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就是7。

    (2) 填数游戏。请幼儿又快又对地给缺失的7的组成式填上合适的数。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从中发现数的关系,学习7的加减法。

    (1)从鸟儿先后飞来的顺序,引导幼儿描述并列算式,先列加法,再列减法。

    如:树上飞来了1只小鸟,后来又飞来了6只小鸟,树上一共有几只小鸟?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幼儿列出算式1+6=7,并说出各数字、符号代表的意义。

    教师提问:如果先飞来了6只小鸟,又飞来了1只小鸟,怎么列算式?幼儿可列出:6+1=7。引导幼儿发现:将加号两边的数互换位置以后,总数不变。

    引导幼儿运用7的组成进行推理,列出7的第一组减法算式。如:因为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是7,所以7-1=6、7-6=1。

    (2)启发幼儿根据图片上小鸟的黑、黄(不同颜色)或在树上、在天上(不同位置)等情境用的分合式,列出其他7的加减法算式。列出3+4=7、4+3=7、7-3=4、7-4=3。

    请幼儿说出算式中的数字和符号各代表什么意思。

    3.根据7的加减算式,鼓励幼儿以自己的兴趣和经验编出新的应用题。

    如:根据7-2=5,可编出:我们班有7个小球,借给小班2个球,我们班还剩下多少个小球?

    引导幼儿创编主题新颖的应用题,发展幼儿求异创新的思维品质。

    4.利用快问快答的形式,帮助幼儿反复练习7的加减运算,提高幼儿快速准确的反应能力。

    如:教师说出3+4,幼儿快速答出3+4=7。也可变成幼儿出题,教师或全体幼儿回答等形式。

    活动反思

    记得在教一年级数学的时候,7的分解组合和加减运算是作为教学内容,重点学习的,但从幼儿园改编教材以后,10以内的分解和加减运算,就成了大班的教学内容了,上学期是5以内的加减运算,孩子们学习起来,还算轻松,但下学期6,7的加减运算就有些困难。如果单纯的进行算式计算,大家就习惯性的利用自己的小手指来算,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陋习,不利于孩子们思维的发现和动脑的积极性,学前孩子的运算应该是借助于一些学具,实物和图例来完成,在熟练的基础上,慢慢的学会运算,我们有几个小朋友,对陋习的依赖,居然极致到对学具和图片视而不见的地步,真是悲哀!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于家长对孩子早起的错误引导,家长们总过早的让孩子们学算数,而且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也极不科学,甚至是典型的错误,再就是作为老师,我们是否真正读懂《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发展目标的要求,是否有拔高超标的因素,可怜的是孩子们,要立即改变以前的陋习,又要重新适应视物思考的过程,孩子们的劳心费力,谈何兴趣啊!

    综合以上思考,计划近期召开家长会,合理指导家长形成有利于幼儿的适合幼儿的早教理念和方法,再就是加强对《指南》的学习和研讨,让我们的教学更高效准确!

    幼儿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区别长短、宽窄、厚薄,并能用词表达。

    2、让幼儿学习按照长短、宽窄、厚薄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中物体的相对性和可变性。

    3、鼓励幼儿完成多种活动内容,并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学习按照物体长短、宽窄、厚薄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不受物体颜色、形状、材料的干扰,进行长短、宽窄、厚薄差异的排序,并在选择的过程中强化幼儿对序列中物体的相对性和可变性的体验。

    活动准备

    1、活动室布置:摆放一些宽窄、厚薄不同的物品,如:围巾、毛巾、皮带、桌子、凳子、积木、书、毛衣、衬衫等。

    2、教具:宽窄的纸条若干(同颜色、同长度;同颜色、不同长度);按长短、宽窄、厚薄、高矮、大小、多少等差异排序好的材料纸各一张(如图1-图7);录音机、磁带。

    3、学具:每人一个信封,信封内有两张形状相同、厚薄不同的纸片;每人两张宽窄、颜色各不同的纸条:黄色的宽,绿色的窄;垫板若干;宽窄不同的布若干。

    第一组:宽窄排序材料(同颜色、同长度、宽窄不同);数字卡片;厚薄排序材料(同质料、不同厚薄);长短排序材料(同颜色、同宽窄、不同长度)。

    第二组:宽窄排序材料(不同颜色、同长度、不同宽窄);厚薄排序材料(同材料、不同颜色、不同厚薄);长短排序材料(同材料、不同颜色、不同长度)。

    第三组:宽窄排序材料(颜色、长度、宽窄均不同);厚薄排序材料(颜色、质料、厚薄均不同);长短排序材料(颜色、质料、长短均不同)。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玩踩垫游戏。(体验哪块垫厚,哪块垫薄)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厚,哪些东西薄。

    2、小组活动:

    按不同难度分成三个小组。(要求边操作边讲述)(争取每人都能完成三种活动)

    3、活动评价

    在实物投影仪中出示幼儿的操作结果,幼儿集体检查。

    4、小结。

    游戏活动彩布排序。

    活动结束

    音乐起,小朋友离开活动室。

    幼儿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4

    教村分析:

    ?找对称》是一个科学类的数学活动,主要让幼儿理解"对称"的含义。此教学教师并不采用直接讲授的教学方式,而是用看一看、折一折、找一找、做一做的几个环节,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列的问题,如,在让孩子们找三角形、花朵、蝴蝶这三张图片左右两边的不同点时,我提出了一个带有误导性的问题:"找一找两边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因此,幼儿就从细微之处找不同,找到了线条不直、圆圈不圆之类,没有一个幼儿从方向上去观察,我也就只能提醒着他们"三角形的角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不过,这样说也不是很清晰,为了突出方向,就画了方向明显的图案,让幼儿看得更清楚。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通过各位老师的研讨及商量,对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而得到了解决。在设计活动中,采取了由易到难过程,在设计教案中,刚开始从认识简单图形,让幼儿通过"折一折"的方法,来了解对称的图形,接着是"找一找"的环节,即对"对称"含义的理解后的初次应用,让幼儿在认识简单图形对称的基础上,来找一找对称的有趣图案。大多数幼儿对"对称"已理解,也能找到相同的另一半,但还有极少幼儿有些模糊而出现错误,因此就在他们的错误中提出问题并及时帮他们解决了问题,使幼儿更加理解了对称的意思。为了增加一点趣味性,最后是一个"找一找"的环节,主要是让幼儿巩固"对称"的理解,从而更多的发现物体的对称性,由于第一研幼儿操作下来,对于飞机的图案,幼儿材料书上画的飞机跟现实生活中的飞机有所差异,因此,不能直接看出它是对称图案,必须通过实际去联系,幼儿很难理解,后来,我就在第二研中,想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就把对称的飞机形象的画出来,当做例题讲解,但在幼儿操作时仍没有好的效果,一直认为是不对称图形,因而,对我的教学带来了困惑,令我不知所措。

    还有一些地方就是:问题设计不妥,带来了误导或多或少的耽误了教学活动的时间。对于数学自己本身了解的不够透彻,教学活动准备前,没有认真去研究一些细微的地方和复杂的图案,给教学带来了困难,同时,有些地方出现一笔带过的现象,而造成了幼儿的不易理解。

    一课二研活动,对于课前的准备如教师对教案的`熟悉,教师的回应能力,还有教具等都需要认真准备,可以说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二研之后,虽然有些地方还存在一些漏洞或不足的地方,但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不免会令自己感到开心。

    设计意图:

    从幼儿经验需求的补助与点拨方面来说,处于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已经不仅仅趋于单一的数字或者是简单的加减法这一模式来套用,他们需求的是多元化数学知识的吸收与灌输,所以在本次大班数学活动的内容选择上,我选用了数学中"对称"这一知识点对大班幼儿在入学前做一简单的数学知识的点拨,没有过多的要求大班幼儿可以完全掌握这一知识点,但至少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可以让他们对数学中"对称"这一知识点不再陌生。

    活动目标:

    1、学习"对称"这一数学知识点,大志了解"对称"这一含义。

    2、操作体验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裁剪简单的对称图形。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1、难点:侠义理解"对称"的含义,在操作体验的过程中运用其知识点,把学以至用放在幼儿的教学课堂。

    2、重点:广义理解"对称",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其学习的乐趣。

    活动流程:

    一、"玩"对称,体验特征

    二、"剪"对称,操作体验

    1、说一说

    定义:什么叫对称?(指图形或物体两对的两边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2、看一看

    3、剪一剪

    三"找一找"对称,提高认识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东西也是对称的。

    活动反思:

    ?对称》在 教学设计 上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在深入钻研教材之后,我将教学版块确定为五大版块:

    第一版块:猜一猜

    低年级学生对于趣味性强的事物能很快接受,并能调动积极性,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因此,我将导入环节设计为“猜一猜”,出示老师剪好的图形,让学生根据看到的一半图形猜出整个图形,从而顺利进入对称图形概念的揭示——左右或上下两部分完全重合的图形就叫做对称图形。

    第二版块:剪一剪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所学知识,没有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因此从学习效果来看,学生对于接受的知识能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新课标提出:学生参与经历所学知识,能激发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所以怎样对对称图形进行一个更直观更具体的感知,我在导入概念以后,紧接着设计“剪一剪”,老师先示范剪对称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老师剪的过程,明确剪对称图形重点和关键在于要先对折再剪,再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再创造,让学生来剪。这样,学生不仅观察了,还参与了,创造了,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于对称图形的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第三版块:找一找

    找对称轴是重难点,怎样让学生能正确找到所剪图形的对称轴,我将教学环节设计为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单独找,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再独立画出所找的对称轴,全班交流。

    从展示的作业来看,大部分的同学掌握了找对称轴的方法,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因为所剪的图形对折了几次,所以在画的时候就增加了难度。

    第四版块:想一想

    “想一想”环节是在基本概念掌握以后的提高练习,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设计时,安排以小组学习为主,再通过小组交流,派代表全班交流,集体订正,发现对称图形的特点——对称轴有多条。

    第五版块:说一说

    数学来源生活,高于生活,让学生在数学课上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美,所以在课堂最后,我让学生找身边的例子,说一说哪些是对称图形,学生非常踊跃,都想展示自己所学的新知识。学习效果不错。

    幼儿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5

    活动设计背景

    大班小朋友已经开始学习数学知识,在学习数的可分性方面理解不是太好,在学习中、活动中缺少协商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够完整。

    活动目标

    1.体验数量为5的物体分成两部分有多种不同的分法,能用标记和数字等符号记录分的结果。

    2.能与同伴协商,学习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体验分享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什么是每次分的数目不相同。

    2.语言的完整描述。

    活动准备

    苹果卡片10张 男孩图片1张 女孩图片1张 操作单若干张 梨卡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分水果

    1、老师家里来了两个小客人(哥哥和姐姐),请小朋友帮老师把五个苹果分给两个小客人,在操作单上记录下来,并给大家完整地讲述分的结果。

    2、出示五个苹果请小朋友来分一分,要求要和刚才分的不一样,并记录下来,并完整地讲述分的结果。

    3、引导小朋友讨论:两次分的结果一样吗?帮助小朋友理解什么叫每次分的不一样。

    4、再将五个苹果分给两个小客人,要和前两次不一样,可以怎样分?

    二、操作活动:分水果

    1、发放梨卡片和操作单。

    2、两个小朋友自由结合,分工合作。引导小朋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记录。(一人分水果,一人记录结果)

    3、展示小组操作单,并向大家讲述一下自己的操作过程和记录结果,同时学习同伴的记录方式。

    4.集体检查是否按要求完成,记得和分的是否一致。再次感受5分成两份有多种不同的分法。

    三、活动延伸

    1、带领小朋友玩“对口令”的游戏。

    2、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分东西的游戏。

    教学反思

    在活动的开始我运用了家里来了客人,要给客人分水果,可我不知道怎么分来引导孩子进入课堂,孩子的积极性很高,也很踊跃。

    在操作活动时,没有考虑到孩子的个体差异,是一小部分孩子在操作过程遇到了困难,大部分孩子在分工和合作上还是做得很好的,孩子在讲述自己的学习成果是也非常的勇敢大胆。

    再重新上这节课 的时候,我会把操作活动这个环节加上逛超市,准备各种各样的水果,让小朋友先去超市买水果,然后再分水果,这样会让学习更加贴近生活,不但学习了生活常识,还给小朋友一个更加宽松的学习环境。

    幼儿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6

    目标:

    1、进一步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

    2、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三张白纸上分别画好几何图形。

    2、儿人手一支铅笔、一个几何图形、一把剪刀、一张空白的纸以及一张画有几何图形的作业纸;每桌几何图形若干;擦手毛巾;糨糊。

    3、用的几何图形一套(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教学过程:

    一、兴趣激发:

    1、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些朋友要来我们班作客,它们是谁呢?(师出示正方形、圆形)问: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圆形有什么特点?

    2、咦!有什么事让正方形、圆形娃娃这么高兴呢?原来今天它们要一起过生日。许多朋友要来祝贺。你们看!它们是谁?(师分别出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

    3、师:哟!这么多客人,你们看看谁长得和正方形有些象呢?你们帮正方形娃娃找到了相象的朋友,那跟圆形相象的朋友在哪儿呢?我们也来帮它找找。

    二、兴趣体验:

    (一)观察探索

    1、捉迷藏三角形虽然没有相象的朋友,但大家都愿意和它一起玩。这会儿它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1)找图形并填表格。师巡回指导。

    (2)说一说找到什么图形有几个。师:小朋友真能干,躲在一起的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都被你们找出来了。

    (3)说一说在生活中这些几何图形喜欢躲在哪里?

    (二)趣味游戏1、变魔术现在齐要请小朋友来当魔术师,用这些图形变出许多小图形娃娃来。

    (1)变魔术(大图形变小图形)

    (2)问:你能告诉我你用什么图形变成哪些小图形?

    2、拼图案师:你们变出这么多的图形娃娃,今天是正方形、圆形娃娃的生日。我们就用小朋友变出的小图形和为你们准备的图形拼一幅漂亮的画当作生日礼物送给它们好吗?

    (1)拼贴(师巡回指导)

    (2)说一说用什么图形拼成什么送给正方形、圆形娃娃。

    三、活动结束:

    哎呀!天快黑了,正方形、圆形娃娃要回家了,我们赶快把礼物送给它们吧!

    四、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投放几何图形,自愿组合几何图案。

    幼儿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7

    价值取向:

    利用放面霜的正方体空盒子制作骰子,投放到数学区域中,供孩子们投掷,观察、讲述。发展幼儿目测、投准的能力,提高手部的精细动作。能根据画面列10以内的加减算式,寓教寓乐,使孩子们在玩乐的过程中对数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材料设计:

    在数学区提供若干个放面霜的正方体空盒子,把空盒子的六面涂成红色或绿色,在空盒子的六面分别贴上10以内数字或10以内物体的图案也可以贴上10以内的点子,记录单若干份,记录笔。

    玩法提示:

    让幼儿选择两只相同图案的绿色骰子任意掷骰子,看看面朝上的是几和几,合起来是几,讲讲、、再算算然后在记录纸上列加法算式。

    让幼儿选择一只绿骰子和一只红骰子,任意掷骰子,看看面朝上的是几和几,比比谁多谁少,讲讲、、再算算然后在记录纸上列减法算式。

    指导要点:

    1、活动刚开始时,可由两位幼儿各持一骰子进行投掷,再共同观察、讲述,待熟悉后可由一位幼儿独立操作并记录。

    2、鼓励幼儿选择多种骰子进行投掷活动。

    3、在操作中,如果遇到不能确定的现象可向老师或同伴请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