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一年级数学大纲,一年级上册数学大纲

  • 数学
  • 2023-05-08
目录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大纲
  • 一年级数学知识重点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主要内容大纲
  • 一年级语文大纲
  • 小学一年级到初三数学大纲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大纲

    进入小学高年级后,科目稍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许多同学容易忽略老师所讲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而注重题目的解答,其实诸如“化归”、“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远远重要于某道题目的解答。我整理了数学学习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小御缓学六年级数学学习大纲及方法

    六年级数学大纲

    1数与计算

    (1)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倒数。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

    (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2比和比例

    比的意义和性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比例。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

    3几何初步知识

    圆的认识。圆周率。画圆。圆的周长和面积。*扇形的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认识。圆锥的体积。球和球的半径、直径的初步认识。

    4统计初步知识

    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5应用题

    分数四则应用题(包括工程问题)。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包括发芽率、合格率、利率、税率等的计算)。比例尺。按比例分配。

    5实践活动

    联系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情况组织活动。例如就家中的卧室,画一个平面图。

    6整理和复习

    六年级数学 学习方法

    进入小学高年级后,科目稍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许多同学容易忽略老师所讲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而注重题目的解答,其实诸如“化归”、“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远远重要于某道题目的解答。总结比较,理清思绪

    知识点的总结比较。每学完一章都应将本章内容做一个框架图或在脑中过一遍,整理出它们的关系。对于相似易混淆的知识点应分项归纳比较,有时可用联想法将其区分开。题目的总结比较。同学们可以建立自己的题库。

    在学习《位置》在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这部分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和一一对应的思想。学生可在方格纸上画画。

    学习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让孙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一小时刷一面墙的1/4,1/5小时刷一面墙的多少?实际上是求1/5的1/4是多少?

    这种题型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画一画,折一折。再就是利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在学习分数除法这一节时,例如:分数、除法和小数之间的关系和区别,以及分数除法应用题无论是折纸实验,还是画线段图,都是用图形语言揭示分数除法计算过程的几何意义。分数乘除法,比的知识,运用了类比的数学。(相似和变式)

    在学习圆这一节时,用逐渐逼近的转镇滑模化思想。把一个园等分(偶数份)成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体现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思想,应用转化思想。在应用中,我们还知道面积相同时,长方形的周长最长,正方形居中,圆周长最短。周长一定时,圆面积最大,正方形居中,长方形面积最小。这题蕴含着一个数学规律,即在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圆的周长最短,而长方形的周长最长;反之,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最大,而长方形的面积则最小。

    在学习数学广角这一章节中,例如,研究古代鸡兔同笼的问题,就应用了假设法来教学。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划归法。

    如何提高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教学现状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在实际教学中除了传授数学知识以外,还强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其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的六年级数学教学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手法单调,数学教学知识较为抽象、复杂,在学习过程中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不高,师生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教师照本宣科,通过讲解例题、布置作业和讲解作业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学生时常会感到学习的枯燥无味,只能被动式的听讲,课堂缺少活力,难以更有效的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影响到教学效率。因此,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现有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自身的引导职责,有针对性组织教学活动开展。

    2.学习负担较大,作业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之一,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教学效率。但是,很多教师由于理念较为局限,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中,难以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效率偏低,很多学生难以更有效的对知识点理解和记忆,希望利用繁重的作业量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习成效,但是会为学生带来沉重的学业负担。

    二、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1.充分利用好现代教学手段

    数学具有抽象难懂的特征,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或,在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课堂教学立体起来、丰富起来。多媒体教学就是这一现代教学手段的突出代表。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制作成生动的、条理清晰的多媒体课件,将形象的图片、迷人的动画、生动的等展现在学生面前,能极大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消化和吸收。

    2.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备好课

    了解学生也是教师备课的内容之一。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性的,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差异,才能备好课、教好学。学生并不是一张张白纸,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思想。备课时,教师需要首先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与能力进行预设,避免在课堂上出现学生对教学内容“吃不了”或“吃不饱”的情况。 教师要在学案中设置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案,不强求所有学生全部同步,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上。

    3.培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的关系

    在上课之前,教师要积极地与和孩子们交流,正确指导孩子们如何做一个优秀,主动倾听别人意见,尊重别人的孩子等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心情愉快时候,更容易去接受新的事物。在交流中也是同样的道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再加上幽默而风趣的教学风格,不仅能够拉近师生的距离,让教学在寓教于乐中进行,潜移默化地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做到了教育的有效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了情感基础。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伴随人的一生的。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幼儿园到五年级的学习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其中有好的也有坏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辨别好坏,扬长避短。一般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包括听、说、读、写等。这本来是要求教师在一年级就开始培养的,所以很多学生都具备了这样一些习惯。可是到了六年级很多人没有坚持对学生行为习惯的继续培养和纠正,而学生经过多年的实践也没有继续培养新习惯和改正坏习惯的意识。所以很多学生即使到了六年级还是不会听讲、不会学习,也就是说不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很多学生往往都缺乏良好的思维习惯,甚至于根本就不知道有这样一种习惯的存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掌握他们的认识规律,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等简单的活动,让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教学中特别是大班额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嫌麻烦而只是照本宣科,这就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效果自然不明显。

    5.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的思考能力、思维意识都已经相对完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来授课的话,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都是不利的,这种模式也会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对于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教学,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模式,真正意义上做到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比如:“预习―探究―总结”的这种教学的形式就可以很好的注重学生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而且也可以保证教学的效率。

    6.数形结合,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数学是与数学符号打交道的,在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都需要正确运用数学符号,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和解题思维。从学习内容来看,数学学科更多的内容都是牵扯到数量关系和空间图形,也就是说数学知识就是数形结合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数学学科中不同的图形和数字符号提供了大脑形象思维的表象材料,调动了右脑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形象思维能力,促进了个体左右脑的协调发展,促进了学生的?l展。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知识插图,这些图形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也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地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积极组织和开展数学各种实践性的活动,去激发和培养他们对小学数学的兴趣,调动小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小学生养成爱好学习的人,以此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关文章:

    1. 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大纲及方法

    2. 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和技巧大全

    3. 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方法与技巧

    4. 小学六年级学生提高数学成绩的八个方法

    5.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难点及学习方法

    一年级数学知识重点

    所谓数学素养,就是在人的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数学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得到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它是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内化而成的。它包括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意识、解决问题能力、数学信息交流、创新意识等。青少年们是全能型人才的后备军,也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教育青少年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尤其是从小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是他们能否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关键之一。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三大理念,强调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这是数学教育多年来指导思想的突破与革新。也就是说,当前我们要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实现数学教育的总体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大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和数学能力,把新课标理念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教学目标,逐一落实在数学教烂陪亩学活动中。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结合教学实际,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感是一个人数学素养的重要成分,所谓“数感”,是指学生对“数”的敏锐、精确、丰富的感知和领悟。数感的建立水平是学生个体数学素养水平的重要标志。《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通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

    1、创设生活情境,启蒙数感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测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数学教学脱离实际。”可见,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学习离开了生活,将会寸步难行,而“数感”更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为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探究,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从中提高学生对数的敏锐程度,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启蒙学生的数感。

    例如在一年级“认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同学们还记得在幼儿园上活动课时的情景吗?大家一起去滑梯,去荡秋千,去骑木马……”学生们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渐渐被唤醒了,这时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个欢快、温馨的幼儿活动的画面:“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数数这个幼儿园里的活动器械吗?”于是,小学生们开始兴趣盎然地数数:1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从而经历了一个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了数的意义。又如,教学质量单位时,让学生到市场进行“今天我买菜活动”,看一看,称一称,估一估各种瓜果、蔬菜的重量等,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数感。可见,情境教学是培养乱兆学生数感的基础,如果较好地利用和创设情境,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学生不但较容易将知识与生活经验建构起来,获得丰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充饥森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的数感意识得以萌芽。

    小学一年级数学主要内容大纲

    小学数学一年级的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每周4课时)

    (一)数与计算

    (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 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行搭清减法。 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 钟面的认识(整时)。 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 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枝枝系。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计算加减法两步式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认识钟面,会看整时。认识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要爱护人民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档前。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

    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年级语文大纲

    一、概括地讲,制订新大纲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个性才能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提出:“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制订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要全面贯彻这一精神。

    二、怎样才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总目的?

    (1)选择学习与科学现代化相关的基础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三、小学数学教学目的是什么?

    ①使学生学好基础知识。

    ②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四、确定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原则是什么?

    (1)依据数学课程目标。

    ②满足学生需要,促进学生发展

    ③反映社会进步和数学学科自身的发展

    五、小学数学教材中为什么要渗透现代化教学思想?是怎么样渗透的?

    ①因为教材中渗透集合、函数、统计等现代数学思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面的加深,对某些内容的理解,有利于进一步学习数学和现代科学技术

    ②方法:根据小学生特点,采取适合小学生的直观教学形式,让学生直观数学直接感受并积累一些现代数学思想的感性知识。

    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编排的原则是什么?

    (同四)

    七、小学数学在培养计算能力方面有哪些要求?怎么样才能达到这些要求?

    ①小学数学应培养学生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力。并要求达到正确 迅速,同时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②应做到:a、让学生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定律、性质、法则等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b、训练学生经常使用简单、合理的计算c、让学生记、一些基本的、常用的数学运算、提高计算速度d、围绕重点与难点、教学的重点与内容有直接关系到教学知识进一步掌握。

    八、什么是逻辑思维?怎样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①所谓逻辑思维,就是有条理的前后连贯的、有规律的、有根有据的认识活动过程

    ②要求做到:a、创设教学情境,让学没茄生在具体情境中求知b、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由探索、合作交流c、宴亩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d、总之,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必须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训练,才能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

    九、什么是 空间观念 ?怎么样才能形成学生的初步的空间观念?

    1所谓空间观念是指物体的大小、形状及相互位置关系在脑中留下的表象.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脑中留下的映象

    2必须重视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制作、测量、画图和计算。逐步获得有关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他们相互位置关系的相互表象。

    .十、怎样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①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育学生为振兴中华、实现祖国的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学习数学

    ② 通过数学的训练,养成严格对待学习的习惯

    ③ 重视应用知识的实践活动,突出学习目的学习,数学是学习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

    十一、整数教材内容分为哪四个阶段,各阶段的重点是什么?

    第一阶段:为二十以内的加减法,重点是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这部分的内容时多位数的计算的基础。

    第二阶段:是百以内的乘除法。重点是学好整数乘法和相应处罚,初步掌握口算和笔算加减法。

    第三阶段:是万以内的加减乘除的运算,重点是学习笔枯祥察算加减法和乘除法的一位数的乘法、除法。

    第四阶段:是多位数乘除法。重点是乘除数是两三位的乘除法,是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法则和运算性质进行概括提高。

    十二、整数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如何?

    整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应用中非常广泛,是解决日常实际计算问题最基本的,是每个小学生必须掌握的最起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是小学阶段学好小数、分数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基础,同时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带有启蒙性质的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关系最大,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可见整数和整数的四则运算在小学数学中占非常重要的作用。

    十三、教材采用什么方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让学生感悟认知到进位、退位的形象印象。在运用数的组成进一步加深对进退位的认识。而计算二十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材采用“凑十法”,退位减法教材采用逆运算方法,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用加法计算。

    十四、分数教学分为哪两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重点是什么?

    第一阶段:安排在第六册,教学内容时分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加减法,重点是理解分数的意义。

    第二阶段:安排在第八、九册,教学内容是使分数的概念、性质、四则运算、百分数、重点是掌握分数的概念及运算法则。

    十五、教材对代数的初步认识是怎样编排的?教学要求是什么?

    (1) 对代数初步认识编排运用了数的特点和内容的联系,并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采取算数知识适当配合,在算术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引入,在学习运用运算已知数的关系后引入未知数X,并学习简单的方程,在学习整数、小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的基础上,利用四则运算中已知数与得数的关系,学习解答复杂的应用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学习分数四则运算时,再出现未知数含有分数的方程。

    (2) 教学要求是:①使学生初步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初步学会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性质和计算公式,并初步能用数值代替式子中的字母进行计算。②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学会解简易方程③使学生初步学会列方程解一些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十六、应用题是怎样编排的?各年级的教学要求是什么?

    ① 应用题的编排是根据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与认数、四则运算的概念和法则相配合,并考虑到晓旭和谁呢过的接受能力,采取数量关系由易到难,解决参数由少到多来安排的。

    ② 一年级安排加减法、一步应用题,二年级安排了稍复杂的一步应用题和一般的两步应用题,中学生学生的思维有了一定发展,抽象思维能力逐步提高,对两步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及解答方法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三年级安排了稍复杂的两步应用题及解决总结一般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列方程解三步应用题。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逻辑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五、六年级解一些较复杂的、多步的应用题,学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基本应用题,会看地图上的比例尺,进一步提高用算术方法和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

    十七、几何初步认识是怎样编排的?教学要求是什么?

    1、 小学数学教材对几何初步认识的编排,遵循了形和数的特点和内在联系,又注意了形和数的联系,同时还遵循了儿童的认识规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出现,分散安排在各个年级里。先认识直线和角,再认识各种平面图形,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有了线和面的认识,再认识立体图形,并进行有关计算,从几何知识的内在联系上看,先认识线段和角,主要认识直角,为认识长方形做准备。以后较全面的介绍角的概念并会用量角器量角,为认识三角形打下基础

    2、 教学要求是:1掌握常见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特征,了解各种图形的联系和区别,能够正确理解和识别各种图形,看到或听到某一图形时结合理论想象出图形的表象。2掌握周长、面积、体积、面积单位的大小有明确的观念;3理解并掌握一些常见几何体的周长、面积、体积算法,并正确运用。

    十八、“垂线”这节教材要求学生看什么、想什么、折什么、量什么、画什么、都有什么作

    要求学生看相交的两条直线组成四个角,想一个角是直角,其他三个角是什么角,这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量每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线。

    作用: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以及正方体、长方体的内容打下基础,以及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十九、“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节”,内容是以什么基础进行教学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有何意义?

    1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面积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

    2学习这部分教材内容的意义在于:1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几何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是其他几何体计算的基础2立体图形是平面图形的重要发展,通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发展空间观念有很大的作用。

    二十、量的计算的内容分别安排在哪几册书中?为什么这样安排?

    一、 第一册、结合整数认识整点钟 第二册、结合认数和计算认识货币单位和斤两第三册、长度单位米、厘米、分米的认识第四册 千克和公斤的认识 第五册公里和吨的认识、时、分、秒的认识第六册结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讲面积单位第七册年、月、日的认识第八册角的度量、丈量土地求面积第九册求多边行面积第十册 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求体积

    二、原因是在量的计量知识中,计算单位的种类较多、每种计量单位又有几个大小不同的单位,各种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单位又不完全相同,再加上在这方面的感性知识又比较少,建立起各种计量单位的观念比较困难,所以这样安排

    二十一、什么是统计图表?制作统计图表的步骤是什么?

    1、 统计图表是把相互关联的统计数字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

    2、 制作统计图表的步骤是:设计1明确编制统计图表的目的,2根据目的和数据设计图表,主要是设计纵标目和横标目,要简略明确层次清楚,使人一目了然3把数据填入适当的栏内,并加以仔细核对4写出标题要简单明了,而且要能反映统计图表的主要内容5注明表内数据的单位名称,数据来源及调查制表的日期

    二十二、概念方面的教材分析举例。

    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中的反映。数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客观事物的颜色、材料、气味等方面的属性都被看作非本质属性而被舍弃,只保留它们在形状、大小、位置及数量关系等方面的共同属性。在数学科学中,数学概念的含义都要给出精确的规定,因而数学概念比一般概念更准确。

    小学数学中有很多概念,包括:数的概念、运算的概念、量与计量的概念、几何形体的概念、比和比例的概念、方程的概念,以及统计初步知识的有关概念等。这些概念是构成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它们是互相联系着的。如只有明确牢固地掌握数的概念,才能理解运算概念,而运算概念的掌握,又能促进数的整除性概念的形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概念,根据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其中描述式和定义式是最主要的两种表示方式。

    1.定义式

    定义式是用简明而完整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的方法,具体的做法是用原有的概念说明要定义的新概念。这些定义式的概念抓住了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揭示的是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这样的概念,是在对大量的探究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分类中,使之从直观到表象、继而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如“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等等。这样定义的概念,条件和结论十分明显,便于学生一下子抓住数学概念的本质。

    2.描述式

    用一些生动、具体的语言对概念进行描述,叫做描述式。这种方法与定义式不同,描述式概念,一般借助于学生通过感知所建立的表象,选取有代表性的特例做参照物而建立。如:“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叫自然数”;“象1.25、0.726、0.005等都是小数”等。这样的概念将随着儿童知识的增多和认识的深化而日趋完善,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一般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是对数学中的点、线、体、集合等原始概念都用描述法加以说明。例如,“直线”这一概念,教材是这样描述的:拿一条直线,把它拉紧,就成了一条直线。“平面”就用“课桌面”、“黑板面”、“湖面”来说明。

    另一种是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概念,如果用简练、概括的定义出现不易被小学生理解,就改用描述式。例如,对直圆柱和直圆锥的认识,由于小学生还缺乏运动的观点,不能像中学生那样用旋转体来定义,因此只能通过实物形象地描述了它们的特征,并没有以定义的形式揭示它们的本质属性。学生在观察、摆拼中,认识到圆柱体的特征是上下两个底面是相等的圆,侧面展开的形状是长方形。

    ;一般来说,在数学教材中,小学低年级的概念采用描述式较多,随着小学生思维能力的逐步发展,中年级逐步采用定义式,不过有些定义只是初步的,是有待发展的。在整个小学阶段,由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的矛盾,大部分概念没有下严格的定义;而是从学生所了解的实际事例或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尽可能通过直观的具体形象,帮助学生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对于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就暂不给出定义或者采用分阶段逐步渗透的办法来解决。因此,小学数学概念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数学概念的直观性;二是数学概念的阶段性。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我们必须注意充分领会。

    例如,学习“乘法意义”时,可以从“加法意义”来引入。又如,学习“整除”概念时,可以从“除法”中的“除尽”来引入。又如,学习“质因数”可以从“因数”和“质数”这两个概念引入。再如,在学习质数、合数概念时,可用约数概念引入:“请同学们写出数1,2,6,7,8,12,11,15的所有约数。它们各有几个约数?你能给出一个分类标准,把这些数进行分类吗?你能找出多种分类方法吗?你找出的所有分类方法中,哪一种分类方法是

    如,在学习“平均数”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呈现一个“幼儿园小朋友争拿糖果”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很高兴,有的小朋友很不高兴?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大家都高兴?接下来应该怎么做?这个幼儿园的老师可能会怎么做?

    例如,讲授“等腰三角形”概念,教师除了用常见的图形(图6-1(1))展示外,还应采用变式图形(图6-1(2)、(3)、(4))去强化这一概念,因为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去解题时,所遇见的图形往往是后面几种情形。

    (1)什么叫做长方形的周长?什么叫做长方形的面积?

    (2)周长和面积常用的计量单位分别有哪些?

    (3)在图6—3中,A,B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面积相等吗?

    (4)图6—4中的每一小方格代表一平方厘米,这个图的面积是,周长是,剪一刀,然后将它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面积是

    二十三、计算方面的教材分析举例。

    教材里有三道例题教学除法竖式计算,第1页例题着重解决竖式的结构与计算步骤等问题。例题选择的素材是把46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女孩,让学生经历每人先分得2捆再分得3枝,每人得到23枝的操作过程,并理清思路先算40÷2=20,再算6÷2=3,然后把20与3合成23。教材把这些感性认识作为有意义地接受除法竖式的必要基础,在竖式上用两种色块显示分两步除的过程,引导学生把操作经验上升成计算方法。竖式上每一位商的含义及其书写位置很重要,教材由大卡通提出问题“2为什么写在十位上”让学生思考,联系分铅笔的操作理解商的位置。

    第7页例题着重解决被除数十位上的余数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的问题。例题的素材是把5筒及2个(即5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学生也乐意操作。在操作中他们能先分给每班2筒,再把余下的1筒羽毛球和另外2个合起来继续平均分。在激活了把剩下的12个羽毛球继续平均分这个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进一步理解竖式里被除数十位上余的是1个“十”,可以和个位上的2合成12继续除。

    第9页例题着重解决商的个位上是0的问题。例题的素材仍然能引发学生动手分一分的积极性,通过操作初步体会商是20,不是2。然后通过竖式计算,进一步理解商的个位上为什么要写0。教材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如2除以3不够商1,所以商0。如果个位上不写0,商就不是20……只要想法正确都是可以的。

    二十四、运算定律方面的教材分析举例。

    折纸(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4

    星期日的安排(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分数与小数 2

    三、单元教材编写特点与教学建议

    ⒈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如何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

    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折纸”这一课时中,教材安排了学生折纸的活动,通过折纸,提出两个小朋友所用材料是几分之几的问题。随后,教材安排了一组对两部分进行拼图的活动,使学生清晰地看到两部分是如何合起来的。接着,又运用对比的方法,陈述数字符号运算的过程。由于学生有了直观的图像结构,因此,当他们进入数字符号运算时,就能较容易地理解先通分,后运算的道理。同样,对于异分母分数的减法,虽然教材是直接呈现了数字符号的计算方法,但这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安排的。当然,对不同地区的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如学生认知能力较弱的班级,仍可以运用上述的折纸方法,以帮助学生认识减法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2、以自主探索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小数相互转化的方法

    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本套教材编写的重要特点。同样,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四个情境的学习内容都具有这样的特点。特别是在“看课外时间”这一课时中,如何进行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教材并没有用一种硬性的规定进行说明,而是把它放在如何比较两种不同数的活动中。首先,教材提出如何比较两个用不同形式表示时间的数,这是学生第一次碰到类似的问题,需要他们运用已学的知识,寻找解决的途径。其次,教材安排四种探索的具体方法,来说明学生可能在探索中出现的方法。这四种探索的方法,已用比较详细的篇幅来呈现分数是如何化为小数的,以及小数是如何化为分数的。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出现这样的方法,只需要教师适当地指导即可。

    小学一年级到初三数学大纲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总结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

    1.要认真审题,找出已知和未知各是什么?以及已 知和未知之间的等 量关系是什么.

    2.设未知数[注意要带单位]

    3.写出有关代数式

    4.根据找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5.解方程

    6.检验作答

    数字问题

    1、 某数的3倍比它的一半大2,则这个数为多少?

    2、 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数上数字的3倍,它们的和是12,那么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3、 已知a是一个两位数,b是一个三位数,将a写在b的前面组成一个五位数,则这个五位数可以表示为:

    4、 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与各位数字的和是7,把这个两位数加上45后,结果恰好成为数字对调后组成的两扰裂世位数,则这个两位数是几?

    5、 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2倍,如果把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对调得到的数比原数小36,求原来的两位数。

    年龄问题

    6、 甲比乙大15岁,5年前甲的年龄是乙的两倍,求乙现在的年龄。

    7、 刘老师的年龄是他儿子的4倍,20年后,他的年龄是他儿子的年龄的2倍,问刘老师今年的年龄。

    8、 小文和妈妈的年龄和是52岁,妈妈的年龄是小文的2倍多7,她们的年龄各是多少?

    日历中的方程

    9、在日历上任意画一个含有9个数字的方框(3╳3),然后把方框中的9个数字加起来,结果等于90,试求出这9个数字正中间的那个数。

    10、小华参加日语培训,为期3天,这3天的和为63,问小华培训的3天是几号?

    11、王老师要参加三天培训,这三天恰好在日历的一竖排上且三个数字相连,并且这三个日子的数字源码之和是36,你知道王老师都要在几号参加培训吗?

    12、如果用一个正方形在某个月的日历上圈出3╳3个数的和为126,则这9天分别是几号?

    我变胖了—等积变形

    13、用直径为4厘米的圆钢,铸造三个直径为2厘米,高为16厘米的圆柱形零件,问需要截取多长的圆钢?

    14、有一块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铜块,要将它熔化后铸成长2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体铜块,铸成后的铜块的高是多少厘米(不计损耗)?

    15、一个长、宽、高分别是9厘米、7厘米、3厘米的长方体铁块和一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铁块,熔化成一个圆柱体,其底面直径为20厘米,请求圆柱体的高(π取3.14)

    16、用5.2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使得长比宽多0.6米,求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为多少米?

    17、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是5:3,长比宽长12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18、小圆柱的直径是8厘米,高6厘米,大圆柱的直径是10厘米,并且它的体积是小圆柱体体积的2.5倍,则大圆柱的高是多少厘米?

    19、某机器加工厂要锻造一个毛胚,上面是一个直径为20毫米,高为40毫米的圆柱,下面也是一个圆柱,直径为60毫米,高为20毫米,问需要直径为40毫米的圆钢多长?

    20、用一根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1)使得长方形的长比宽大2.6厘米,此时,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2)使得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此时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利润问题

    商品利润 = 商品售价 — 商品进价.

    商品利润

    商品利润率 = ——————×100% 商品利润=商品进价×商品利润率

    商品进价

    商品售价 = 标价×折扣数. 商品利润=商品进价×商品利润率

    21、商品进价为400元,标价为600元,商店要求以利润率不缓肢低于5%的售价打折出售,最低可以打几折出售此商品?

    22、某种商品进价为1600元,按标价的8折出售利润率为10%,问它的标价是多少?

    23、甲种运动器械进价1200元,按标价1800元的9折出售,乙种跑步器,进价2000元,按标价3200元的8折出售,哪种商品的利润率更高些?

    24、某商品的售价780元,为了薄利多销,按售价的9折销售再返还30元礼券,此时仍获利10%,此商品的进价是多少元?

    25、一商店把彩电按标价的九折出售,仍可获利20%,若该彩电的进价是2400元,那么彩电的标价是多少元?

    26、某商品的标价为165元,若降价以9折出售(即优惠10%),仍可获利10%(相对于进价),那么该商品的进价是多少?

    27、某种商品因换季准备打折出售,如果按定价的七五折出售,将赔25元,而按定价的九折出售,将赚20元,这种商品的定价为多少元?

    28、一套家具按成本加6成定价出售,后来在优惠条件下,按照售价的72%降低价格售出可得6336元,求这套家具的成本是多少元?这套家具售出后可赚多少元?

    29.一家商店将某种商品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元旦期间,欲打八折销售,以答谢新老顾客对本商厦的光顾,售价为224元,这件商品的成本价是多少元?

    行程问题

    一、相遇和追及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30、甲、乙两人练习100米赛跑,甲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6.5米,如果甲‘;让乙先跑1秒,那么甲经过几秒可以追上乙?

    31、甲、乙两人相距285米,相向而行,甲从A地每秒走8米,乙从B地每秒走6米,如果甲先走12米,那么甲出发几秒与乙相遇?

    32、甲、乙两架飞机同时从相距750千米的两个机场相向飞行,飞了半小时到达同一中途机场,如果甲飞机的速度是乙飞机的1.5倍,求乙飞机的速度。

    33、甲、乙两站相距510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速度为每小时45千米,慢车行驶两小时后,另有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往甲站,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求快车开出后几小时与慢车相遇?

    34、甲、乙两地相距1 500千米,一辆吉普车从甲地出发,每小时行60千米,当它行了

    100千米后,一辆客车才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相向而行,几小时后两车相遇?此时吉普车行了几千米?

    35、运动场的跑道一圈长400m,甲练习骑自行车,平均每分骑350m,乙练习跑步,平均每分跑250m.两人从同一处同时同向出发,经过多少时间首次相遇?

    二、流速问题

    顺水航行速度= 水流速度 +静水航行速度. 逆水航行速度=静水航行速度-水流速度.

    36、 一艘轮船从甲地顺流而行9小时到达乙地,原路返回需要11小时才能到达甲地,已知水流速度为2千米/时,求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37、某船从A码头顺流而下到B码头,然后逆流返回C码头,共行9小时,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7.5千米/时,水流速度是2.5千米/时,A、C两码头相距15千米,求A、B之间的距离.

    不同票价及不同分类问题(配套问题)

    38、在全国足球甲级A组的前11轮(场)比赛中,W队保持连续不败,共积23分,按比赛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场得1分,那么该队共胜了多少场?

    39、一批宿舍,若每间住1人,有10人无处住,若每间住3人,则有10间无人住,那么这批宿舍有多少间,人有多少个?

    40、师生共100人去植树,教师每人栽2棵树,学生平均每2人栽1棵树,一共栽了110棵,问教师和学生各有多少人?

    41、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42、.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10棵,则剩6棵未种;如果每人种12棵,则缺6棵.有多少人种树?

    43、有一群鸽子和一些鸽笼,如果每个鸽笼住6只鸽子,则剩余3只鸽子无鸽笼可住;如果再飞来5只鸽子,连同原来的鸽子,每个鸽笼刚好住8只鸽子.原来多少只鸽子和多少个鸽笼?

    44、某车间22名工人生产螺钉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1 200个或螺母2 000个,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为了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

    45、在甲处劳动者有31人,在乙处劳动者有21人,现另调23人去支援甲、乙两处,使在甲处劳动的人数是在乙处劳动人数的2倍.问应往甲、乙两处各调多少人?

    46、有甲、乙两个牧童,甲对乙说:“把你的羊给我一只,我的羊数就是你的羊数的2倍.”乙回答说:“最好还是把你的羊给我一只,我们的羊数就一样了.”两个牧童各有多少只羊?

    储蓄问题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本息和=本金+实得利息

    47、某人到银行存入1年期的定期储蓄200元,已知这种储蓄的年利率是1.98%,那么到期后,税后利息是______元,本利和是______元.

    48、某人到银行存入3年期的定期储蓄3500元,已知这种储蓄的年利率是2.7%,那么到期后,应缴纳的利息税是______元,本利和是______元.

    工程问题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49、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12小时完成.现在先由甲单独做4小时,剩下的部分由甲、乙合做,需要几小时完成?

    50、某中学学生自己动手整理操场,如果让初一学生单独工作,需要7.5小时完成;如果让初二学生单独工作,需要5小时完成.如果让初一、初二学生一起工作1小时,再由初二学生单独完成剩余部分,共需多少时间完成?

    51、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小时完成.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时,再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

    52、整理一批数据,由一人做需80小时完成.现在计划先由一些人做2小时,再增加5人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的.设每人的工作效率相同,怎样安排参与整理数据的具体人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