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题

  • 数学
  • 2024-04-18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 1、那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二年级的数学下册全课程

二年级第一单元数学思维导图操作步骤如下:

1、准备工具:首先,你需要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和一把尺子。可以在白纸上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做思维导图,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2、确定中心主题:在白纸的中心位置写下本单元的数学主题,例如加减法。这是思维导图的起点,也是整个思维过程的中心。

3、画出分支:从中心主题开始,使用尺子在纸上画出分支,每个分支代表一个与中心主题相关的子主题或概念。例如,在加减法的分支下,可以画出加法和减法两个分支。

4、添加细节:在每个分支下,你可以添加与该主题或概念相关的详细信息或例子。例如,在加法分支下,可以列出几个加法问题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应用。

5、使用图形和颜色:为了使思维导图更加生动有趣,可以使用各种图形和颜色来标记不同的主题或概念。例如,可以使用红色笔来表示加法,蓝色笔来表示减法。

6、不断完善:思维导图的制作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你可以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添加新的信息或例子,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思维导图的布局或结构。

7、复习和运用:完成思维导图后,你可以经常复习和运用它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数学知识。也可以将思维导图分享给同学或老师,与他们一起讨论和学习。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的知识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4篇

二年级数学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多换位思考,了解学生的想法,并以学生为中心。二年级数学教案能够提升二年级数学老师的教学质量,对二年级数学老师的工作大有脾益。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

3、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重点难点: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二年级计算题数学

二年级上册数学书内容: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认识厘米和米。

2、认识线段。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3、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4、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5、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

6、连加。

7、连减。

8、加减混合。

9、加、减法估算。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特点。

2、直角的认识。

3、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1、乘法的初步认识。

2、5的乘法口诀。

3、1、3、4的乘法口诀。

4、乘加乘减。

5、6的乘法口诀。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1、7的乘法口诀。

2、倍数。

3、8的乘法口诀。

4、9的乘法口诀。

第七单元统计。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1、数的组合。

2、数的排除。

第九单元总复习:

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表内乘法。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4、观察物体。

5、统计。

6、综合练习(一)。

7、综合练习(二)。

小学二年级下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比如铅笔、橡皮、课本、课桌。

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黑板、教室、楼房、大树。

常考题目例如:

黑板长2(米) 一张床长2(米)

一口井深3(米) 一棵树高3(米)

教室长12(米) 门高2(米)

学校进行100(米)赛跑 教学楼高25(米)

讲台高90(厘米) 筷子长20(厘米)

茵苗身高1(米)30(厘米)

练习本宽13(厘米) 铅笔长17(厘米)

图钉长1(厘米) 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

2、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刻度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如果不是从0刻度开始,物品的长度=终点的刻度数-起点的刻度数。

3、米和厘米的关系:

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常考题目例如:

(1)1米10厘米=(110)厘米 200厘米=(2)米

(2)弟弟再长高10厘米,就有1米,弟弟有多高?

1米=100厘米 100-10=90(厘米)

4、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量出长度的。

测量方法:

将线段的左端对准刻度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学内容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

练习本宽13(厘米)

铅笔长17(厘米)

黑板长2(米) 图钉长1(厘米)

一张床长2(米) 一口井深3(米)

学校进行100(米)赛跑

教学楼高25(米) 宝宝身高80(厘米)

跳绳长2(米) 一棵树高3(米)

一把钥匙长5(厘米)

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

讲台高90(厘米)

门高2(米) 教室长12(米)

筷子长20(厘米)

一棵小树苗高1(米)

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

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

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以上就是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的全部内容,1、准备一张空白的纸和一些彩笔。2、在纸的中心位置画一个方形,写上“数学第一单元”,以表示本单元的主题。3、在中心图形的周围画上一些小图形或者线条,表示各个章节或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4、。

猜你喜欢